分享到:

宁夏“90后”博士:在云南守护“百鸟之王”绿孔雀

宁夏“90后”博士:在云南守护“百鸟之王”绿孔雀

2021年10月17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宁夏“90后”博士:在云南守护“百鸟之王”绿孔雀
    顾伯健。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银川10月17日电 题:宁夏“90后”博士:在云南守护“百鸟之王”绿孔雀

  中新网记者杨迪

  近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栖息在云南、被誉为“百鸟之王”的濒危动物绿孔雀亦受到多方关注。

  日前,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民间保护绿孔雀第一人”顾伯健,听其讲述8年来保护绿孔雀的经历。

  生于宁夏银川的顾伯健是一名“90后”,从小就喜爱动植物的他,目前正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

顾伯健发现的绿孔雀羽毛。 受访者 供图
顾伯健发现的绿孔雀羽毛。 受访者 供图

  顾伯健与绿孔雀“结缘”于2013年的一次云南之行。彼时,正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他,前往云南开展热带季雨林植被调查,其间得知了一个惊喜的消息:当地村民见过绿孔雀。

  与动物园里常见的、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蓝孔雀不同,绿孔雀是原产于中国的本土物种。顾伯健介绍,历史上,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但随着栖息地的破坏和滥捕滥杀,绿孔雀数量锐减。目前,全世界绿孔雀总体数量不超过一万只,仅分布于中国云南及东南亚的小部分地区,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将绿孔雀列为濒危动物。

  绿孔雀生性警觉,很难寻觅。在云南考察期间,顾伯健捡到了绿孔雀尾羽,看到了绿孔雀的脚印。在随后几年中,他也仅见过绿孔雀三次。

顾伯健在绿孔雀栖息地考察。 受访者 供图
顾伯健在绿孔雀栖息地考察。 受访者 供图

  “邂逅”绿孔雀的欣喜之余,顾伯健也产生了担忧:在绿孔雀出没的区域,有一座水电站正在开工建设,“水电站如果建成,大片的热带季雨林都会被淹没,绿孔雀的栖息地也将不复存在。”顾伯健坦言,当时绿孔雀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那时,绿孔雀受到的关注特别少,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保护绿孔雀的组织。”顾伯健说,绿孔雀如此美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其栖息的家园也应该有人来守护。

  于是,顾伯健多次自发前往云南红河中上游,开展绿孔雀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并通过各种途径,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这一区域的保护。

绿孔雀栖息地。 受访者 供图
绿孔雀栖息地。 受访者 供图

  2017年,顾伯健的呼吁得到了“野性中国”等公益环保组织的关注,并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支持下,发起了“绿孔雀保护行动”。

  此后,针对水电站即将淹没绿孔雀栖息地的情况,顾伯健帮助“自然之友”环保组织,提起了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类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并带领相关专家、律师,通过驾车、漂流等方式,数次前往红河中上游进行调查取证。最终案件胜诉,水电站工程停止建设,绿孔雀的家园得以保全。

  “我从小喜爱动植物,喜爱就想保护它,不愿看到它被破坏。”顾伯健说,“这几年,绿孔雀保护工作进展很大,公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

  据了解,云南近年来加快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及生态廊道联通等工作,通过人工投食、巡护监测等措施,围绕绿孔雀栖息地形成了保护网络,绿孔雀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谈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顾伯健认为,这是一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情,“希望在科学地指导下,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完)

【编辑:陈文韬】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