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搭上现代科技"快车" 网络短信传播销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新型毒品搭上现代科技"快车" 网络短信传播销售
2009年03月11日 14:08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型毒品的生产传播搭上了现代科技的“快车”

  ●犯罪分子不需种植,租间民房就可“批量”生产

  ●通过网络短信就可传播销售,打击预防难度很大

  由于以氯胺酮、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新型毒品的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种植提取毒品的传统方式,化学合成毒品不再受种植季节影响,批量生产迅速,西南地区个别地方也由“金三角”种植毒品的过境运输、集散销售地变成了新型毒品的“发源”地与生产地。此动向引起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在积极配合公安、法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办案检察官也对新型毒品犯罪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于去年向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出了检察建议书(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川检诉〔2008〕1号)。1号检察建议引起成都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市长葛红林亲自主持了17个相关部门参加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就检察机关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通过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打击新型毒品犯罪取得明显成效。

  基本特征:易合成、易隐蔽、易传播、时尚化

  陈刚等5人制造贩卖毒品案。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期间,陈刚等5人先后在遂宁、成都两地7次制造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成品115千克、半成品66.65千克。陈刚将73千克氯胺酮成品卖与他人,非法获利60余万元。经眉山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一审以制造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陈刚等5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不等。

  新型毒品易合成。以新型毒品氯胺酮为例,一是原料易取。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羟亚胺(2008年8月1日纳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犯罪分子能够通过市场非法大宗购买上述化学原料用于制毒。二是制造容易。首先是场地易租,租用10平米民房即可进行生产。其次是工艺简单,化学合成新型毒品制造工艺虽涉及一定的化学专业知识,但却能很容易地从互联网上下载、流传,不法分子经过学习摸索一般都能掌握。

  制作、吸食新型毒品隐蔽性强。制作新型毒品一般不需要大型的厂房、设备,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只要有一块可以容身的场地即可进行生产。犯罪分子常在城乡结合部以租房住人、做生意等借口轻而易举地寻找到生产毒品的理想场地。新型毒品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新型毒品传播便捷。新型毒品的传播搭上了现代科技的“快车”。毒品制贩人员往往借助网络利用联络暗语以QQ聊天、MSN等为载体迅疾传播毒品,他们甚至会经过长期的合作形成制作、贩卖、吸食的比较固定的一条龙网络。当然,新型毒品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电话、短信、固定地点联络都是他们进行毒品传播的途径。

  以吸食新型毒品为时尚。在毒品的消费群落中,吸食传统毒品过时、落伍的观念渐成流行之势。他们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显身份,并且误以为吸食新型毒品不会成瘾。正是这种观念的误导,使氯胺酮、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在一些休闲场所如夜总会、歌舞厅泛滥。

  此外,有些地区还存在枪毒案件相互交织以及制作新型毒品家族化等新情况和新问题,毒品犯罪已经呈现出“武装护押”和规模化生产等复杂情况。

  表现形式:生产工业化、制作科技化、消费娱乐化

  吴国林、李治平、肖林制造毒品案。2007年9月,肖林以生产废机油为名租好房屋后,与吴国林、李治平多次根据非法获取的技术资料在成都十陵等地试制。在掌握了制作技术后,吴国林等三人将制毒的原料、设备运至承租房屋,开始进行毒品生产并将成品运往成都,在途中被公安局截获。公安人员从车上查获疑似毒品80140克、一把仿五四式手枪和三发子弹,后在制毒现场查获大量制毒设备、原料、疑似毒品2220克,并连续查获一把仿六四式手枪、三发子弹。经鉴定上述疑似毒品均检测出氯胺酮,含量分别为82%、96%。

  张维云、廖旭、巫庆贩毒案。2008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张维云、廖旭、巫庆在成都购买总计约75克的冰毒回马尔康,部分以300元左右一个(约0.5克)进行贩卖,部分自己吸食,以贩养吸。三人分工明确,张维云出钱购买,廖旭、巫庆负责“管货”、记账、给吸毒者送冰毒、帮吸毒者制造吸毒工具。三人贩卖冰毒主要在熟人之间进行,多在KTv等娱乐场所消费。

  生产工业化。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新型毒品的制作需要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以及独特的生产工艺流程,还需要专门的技术指导。因此,新型毒品的生产是多人合作形成的产业链,犯罪嫌疑人大多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分别管理原材料的采购、毒品的生产、储备与运输以及贩卖分赃等各个环节。而一旦投入生产,即使是作坊式的生产,一次就能制造数十千克。可见,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的制作周期短、产量高,其危害更大。

  制作科技化。新型毒品因化学合成而呈现出科技化的特征,它需要一定的配方、工艺与流程,也需要一定的过程控制技术。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聘请技术顾问以及网上下载技术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得科技支持。

  消费娱乐化。新型毒品的“消费”大多出现在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因此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这些新型毒品的消费者追求的是所谓的生命的彻底放松,玩的是心跳,挥霍的是健康。据调查,某市90%左右的歌舞厅都被查出有消费新型毒品的不光彩记录。

  打击与预防:群防群治与专门机关打击相结合

  切断制作新型毒品的“源头之水”。对新型毒品原材料履行审批、管理与检查职责的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严密监督新型毒品原材料的生产、经营、运输、销售等各

  个环节,形成安全无隐患的绿色通道。例如,氯胺酮主要生产原料为羟亚胺、氨水、无水乙醇等,只要管住了这些原材料,不法分子没有原料或者形不成配方,就难成气候。在“断水”这一环节,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作用无可替代。打击新型毒品犯罪,要打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要动员、教育、引导群众对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失职渎职以及新型毒品的非正常流失情况进行举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以求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铲掉制作新型毒品的“立足之地”。专门机关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制作毒品的窝点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清理,畅通举报渠道,掌握本辖区居民情况,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发现可疑人员,获取相关情况,果断进行处理。只要在这方面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制度,就不会产生制作毒品的温床。

  中断制作新型毒品的“传播之途”。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娱乐场所的监管,公安网管等部门对于网上的新型毒品制作方法、工艺流程以及销售渠道等非法信息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删除。其次,要加强对相关娱乐场所的管理,教育娱乐行业业主合法经营,并有效开展对娱乐场所的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整治。交警、运管等部门要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检查,防止毒品运输“借尸还魂”。

  斩断制作新型毒品犯罪的“罪恶之手”。针对当前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建议立法机关提高毒品犯罪的量刑幅度,增加犯罪分子的风险与责任成本。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政法机关可以组建打击毒品犯罪的集团军,创新办案模式和手段,形成办理毒品案件的专门通道。检察机关要提前介入,及早了解案情,指导办案,并为案件在检察环节的查办打下牢固的基础,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对应当判处

  重刑而量刑畸轻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要依法提出抗诉。另外要特别注意对药监、安监等职能部门监管易制毒化学品行为的监督,将失职渎职者绳之以法。

  营造杜绝毒品珍爱生命的“舆论之声”。毒品摧毁健康,祸害家庭,断送前途,贻害无穷。要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决抵御毒品的诱惑,避免享暂时之乐而生终身之恨。只要我们将杜绝毒品的舆论宣传作得铺天盖地,毒品犯罪就无容身之地。要形成有效的舆论宣传机制,不断巩固舆论宣传阵地,建立起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舆论宣传网络。家庭要着重利用亲情的感染力,劝说或教育自己的家人以亲情为重,以家庭和睦为重,远离毒品,拒绝侵害。社会则有责任为群众营造一个充实的精神生活环境,要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占领我们的生活空间和精神领域,大力弘扬社区文化,主动提倡邻里之间的健康交流,培育个人的健康生活情趣,使精神有寄托,思想有家园。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在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开展“文化走访”活动,使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体现出健康文化的气息,不给毒品犯罪的滋生提供文化以及意识土壤。专门机关则可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展示办案成果,以案释法,以案讲法,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最终形成“遵法守法光荣,违法犯法可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意识。学校教育则主要针对青少年,要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在学校周围一定区域内不能有网吧等娱乐场所存在,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增设禁毒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健康情趣,远离不良嗜好,洁身自爱,拒毒防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刘德华 钱冲)

【编辑:吴歆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