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实际上就是办一个“速成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开会,实际上就是办一个“速成班”
2009年03月24日 11: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几天,有关会议的新闻比较多。《中国青年报》报道,广东开了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因没有省领导出席,部分高校埋怨领导不重视。同样在广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出席一个电视电话会,发现有人坐一会儿就走,有人在镜头前打瞌睡。还有一件事,是唐山市把38个会并成一个会,仅用150分钟就解决问题。

  开会本是推动工作的方法,现在却弄得领导不高兴、出席会议的人很痛苦,真可以说怨声载道了。早就有人分析,会议过多、文件成山,浪费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应当削减。唐山市几十个会并成一个,据说节约经费上千万元,证明了少开会的必要性和好处。

  从分类上看,我们的会大致有精神传达会、工作部署会、学习会、座谈会等几种。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地传达精神、部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则是领导“强调”与“指出”。信息是单向流动的,智慧是单向流动的,要求也是单方面的,都是自上而下的。即使是大家围着圆桌座谈,也常由领导大包大揽,除了领导强调与指出,再没有别的内容。

  会议可能五花八门,但领导讲话总是会议高潮,是最重要的议程。领导被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对什么事都有一套正确的看法、先进的理念和解决问题的窍门,这些东西是现成的。开会,实际上就是办一个“速成班”,由领导担任主讲教师,把各级干部集中起来,统一大家的认识,给定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教你一套工作方法。

  这样的会就是假设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你是一只无头苍蝇,所以要把大家集中起来培训,输入一些目标任务,教你一些方法。其中包含的是一种体制性不信任,大家本来同属一个体制,构成这个体制,但“上”担心“下”目标不明、方法不当、不能自负其责。开会,就是让“上”面对面训话,当头棒喝,激活“下”在体制中的作用。

  既然会多,有的领导强调“开会纪律”,已经被人嘲笑和质疑“你干吗开会”。有人提出精简会议,多个会议合并开,减少会议总量。但有人反对,认为会还是要开的,因为“会议是一个主要的工作方法”。事实上,联合国的“主要工作方法”也是开会。登录美国白宫网站,发现美国总统也在到处开会演讲,开工作例会、咨商会、新闻发布会。国会更是一个接一个地开会。

  看来,关键不在于开不开会,也不在于会多会少,而在于如何开会。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会议是一种磋商机制,“上”有“上”的主张,“下”有“下”的立场。信息是多向流动的,知识是多向流动的。“下”通过会议上达“下情”,“上”通过会议获取信息,一方面可以调整自己的政策主张,另一方面可以作出一些“说服群众”的努力。上与下,都从会议中有所收获。

  我们的会议需要改革,要转变会议功能,由目前的领导培训下属转向咨商。这样做的前提是体制内信任,主要是上对下的政治信任、能力信任,领导相信下级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推动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承认领导不能先知先觉,承认领导需要学习。开会,目的不是培训,更不是领导训话,而是信息共享、观点碰撞,获取共识,并生成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会议能调动各级官员开动脑筋,能让下级影响上级决策,起码是下级能被上级倾听,那中国人就不会嫌会多了。开会,就成了政治民主的实现形式之一,相信很多人会求之不得。(杨于泽)

【编辑:吴歆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