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专家“画外音”解读纪录片 影像化助力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5日 0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场声】

  通过舌、唇、牙齿等等的发出声,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包括鸟叫,百灵等等的,还有风雷电,甚至外面的车马声。

  【解说】正在做纪录片解读的人叫崔乐泉,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部主任,他身后的投影屏上正在播放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口技技艺传承人牛玉亮的纪录片。通过专家的实时解读,非遗纪录片传达出更多元的内涵。

  【同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部主任 崔乐泉

  它是两方面结合的,一个是传承人自己讲述,里边包括他实践的一些动作,另外通过我们的画外音,通过我们的专家给他介绍他的背景,可以结合起来,让观众更能完整地、充分地了解这一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它的规则形式,它的意义,还有它的影响。

  【解说】据悉,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国家图书馆将推出“他们鉴证了文明——非遗影像公开课”,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邀请11位非遗专家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的形式,解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的20部纪录片。

  【同期】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馆员 戴晓晔

  我们这次选取这20部片子,主要也是考虑了(非遗)十大类的各种类别。包括民间文学类别的四季生产调,然后还有辽宁的优秀项目像古渔雁民间故事。比如说传统音乐类我们选取的是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个纪录片是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类别的。我们这一次请到的点评人,这些嘉宾也都是我们在验收过程当中,所请到的一些非遗的专家。

  【解说】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非遗项目影像化也迎来更多机遇。

  【同期】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馆员 刘东亮

  科技的手段对于传统的非遗项目来说,不管是在传承还是推广方面,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传统的舞蹈来说,它的舞蹈的动作,它的队形,都是可以用AI的这种合成技术,来进行影像的这种播放,可以更好地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传统的武术,它的一些动作,它的一些基本的打法之类的,可以通过影像还原、3D投影等等方式,更好地保留下来。

  【解说】据悉,部分已完成验收的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纪录片将从6月9日起在国图影院进行展映。

  范思忆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叶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