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对话《鱼翅与花椒》作者和翻译: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话《鱼翅与花椒》作者和翻译:川菜不是只有麻辣

  【解说】作为四次获得烹饪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烹饪写作大奖的作者,扶霞·邓洛普与中国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棕发碧眼的美女作家感叹,与《鱼翅与花椒》中她第一次来中国的经历相比,中国“变化大的不得了”,每一次来都会有新收获。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之际,扶霞·邓洛普再次来到中国,食美寻香。和普通美食作家不同,扶霞·邓洛普不仅对中国各类菜系如数家珍,还能亲自操刀烹饪鸡豆花等高难度四川名菜。这一切,要从1994年扶霞·邓洛普来到四川大学求学说起。扶霞·邓洛普回忆,当时成都街头很难买到好的奶酪、巧克力,学校的外国留学生不过百余人,但这些都难挡自己学习厨艺、品尝地道川菜的热情。

  【同期】(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我觉得川菜特别有名,提前一年来了成都吃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在四川应该很有趣。偶尔去川大周围的小饭馆,苍蝇馆子,跟老板说一下,说我可不可以进入厨房学习,他们很友好。

  【解说】在四川一年多的求学期间,扶霞·邓洛普走遍成都大街小巷寻找担担面等民间小吃,在菜市场看宰杀活鸡,吃脑花品兔肉,还前往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龙抄手店拜师学艺。这段经历被她写入《鱼翅与花椒》,于2008年在英国出版后广为流传。

  扶霞·邓洛普告诉记者,之所以将书名取为《鱼翅与花椒》,是因为鱼翅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神秘的食材,而花椒是麻辣川菜的特色,“鱼翅与花椒”合在一起,代表着中国美食的神秘与有趣。

  【解说】《鱼翅与花椒》中译本于2018年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不少读者被扶霞·邓洛普笔下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美食与市井民风吸引。作为这本书的翻译,在四川土生土长的何雨珈领略到了外国人看川菜的独特视角,同时体会到了“天下吃货一家亲”的共鸣。

  【同期】(翻译何雨珈)从一些我们日常的用词当中发现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感觉。比如我们会说表示我们之间的亲密程度,会说生人或者熟人。她(扶霞·邓洛普)所描写的绵密的口感,丰富的味道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天下“吃货”一家亲。

  【解说】何雨珈告诉记者,从小吃着川菜长大,反而让人容易忽略品味其中的独特,她和扶霞·邓洛普有同样的感觉,川菜是百菜百味,而不是只有大家所说的麻辣。

  【同期】(翻译何雨珈)我觉得川菜给我的感觉和成都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丰富、热闹、甜蜜、懒散。像书里说的一样,其中的辣是用来勾起你味蕾的其它感觉,这本书就是让我奠定了川菜的理论基础,而且真的是让我对川菜的感情更为加深了。

  吕杨 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