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比垃圾处理器更时尚 上海:湿垃圾“变废为宝”成生态肥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2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满一周,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中,上海各街镇及小区均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方式,引导居民正确分类。

  区别于居民区撤桶并点、定时投放等较为普遍的形式,宇泰景苑作为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其中心花园开辟了专门的场地,建设了居民喜欢的“堆肥花园”“一米菜园”等载体,并在其中放置了堆肥桶和酵素桶,而经过分类的湿垃圾在发酵处理后就“变身”成为肥料。

  【同期】(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虹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 王静华)我们在小区里面居民做好源头分工作以后,我们又是做好一个源头减工作。我们在小区里面找了一块绿地,以前也不是发展得很好,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漂亮的“堆肥小花园”,把我们日常收来的湿垃圾通过堆肥桶进行发酵,发酵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它会变成黑色的粉末状的肥料。居民可以免费来领取,也可以通过我们这个肥料把我们“堆肥小花园”“一米菜园”的植物照料好。我们每天湿垃圾5%的量可以通过我们的堆肥桶进行一个处理。

  【解说】7月9日,嘉兴路街道虹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静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使用传统的湿垃圾处理器相比,将湿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小区的“生态肥”更符合上海老小区的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建设。

  【同期】(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虹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 王静华)因为我们上海(老小区)的管道比较老化,而且厨余宝(湿垃圾处理器)对管道的坡度,宽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上海城市的(大部分)管道可能满足不了,但是我们不用那么麻烦,只是在家里把湿垃圾分开来就可以了,可以直接扔到社区的堆肥桶里面进行堆肥的项目,我觉得这样会更环保一些,产生二次污染或者问题也是大大减少了。

  【解说】2019年3月1日起,宇泰景苑小区就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为居民提供了“三件套三入户”系列服务,包括了挂壁式垃圾袋支架、志愿者手绘制作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以及印有居民自编垃圾分类口诀和分类搜索二维码的冰箱贴。

  【同期】(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虹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 王静华)除了我们的手绘手册以外,我们还有冰箱贴发给每户居民,在上面会罗列我们常见的一些垃圾如何来分类。我们也想了一些比较速记的口诀来帮助居民来记忆,“泔脚瓜果皮,收进湿垃圾;化学易燃爆,轻放有害里;纸塑玻金纺,放进回收里;其余放哪里,投进干垃圾”,就比较方便,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垃圾,居民可以扫这个二维码进行一个查询。

  【解说】 据介绍,目前宇泰景苑小区居民已经能做到100%参与垃圾源头分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而资源回收利用率亦高达60%以上。当然,这与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努力也分不开。69岁的陈夏丽是该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的队长,从以往的全程包办到如今几乎成了“迎宾小姐”,陈夏丽直言十分欣慰,称垃圾分类让小区更“宜居”了。

  【同期】(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陈夏丽)以前就像保洁工一样下手抓,现在就很自豪地站在那里,不要动手就看一眼就行了,几乎就不用我们下手,像“迎宾小姐”一样的。以前我们每个门洞一个垃圾桶,垃圾桶什么都倒,现在门口种一盆花,堆的肥种的花,又漂亮又干净,所以好多人说我们确实得到实惠了,小区起码住底层的说我们起码闻不到那种臭味了。自从垃圾分类以后,我们小区又环保了、又时尚了、又漂亮了,所以我们小区的口号是“垃圾分一分,宇泰美十分”,我们的口号达到了。

  【解说】 此外,针对夜班族等特殊群体,该小区还特设了24小时的“误时投放”小压房,放置有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分类垃圾桶,方便错过定时投放时间段的居民进行垃圾投放。

  记者徐银 康玉湛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王凯】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