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央行推前瞻指引市场反应消极

2013年08月09日 13: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英国央行7日首次正式推出“前瞻性货币政策指引”,宣布维持0.5%超低基准利率直至失业率降至7%或以下。

  调整货币政策框架

  这是2009年以来英国央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做出的最大一次调整,首次将货币政策与失业率挂钩。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表示,英国需要在未来三年内新增75万个就业岗位,以便实现失业率下降的目标。

  不过,卡尼同时表示,即使失业率降至7%,也不会自动触发加息,只是央行届时将重新评估利率问题;只要失业率还处于7%上方,货币政策委员会就有可能扩大现有的3750亿英镑的量化宽松规模。英国当前的失业率为7.8%。

  英国央行还表示,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央行将考虑上调利率、终结上述前瞻指引:中期通胀率的市场预期升至危险高度,未能回落至目标值2%附近;18至24个月内通胀率到达2.5%或更高水平;超低利率对金融市场稳定构成威胁。

  英国央行在当天发布的通胀报告中预计,英国通胀率或在明年第一季度回落,并在2015年第三季度跌至2%下方;2016年第三季度将维持在7.1%左右,失业率降至7%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路透社称,这表明英国央行预期至少在此期间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除非发生以上三种情况之一。

  市场并不“买账”

  不过,对这份期盼已久的前瞻指引,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路透社称,英国央行此举意在引导对未来利率变动的市场预期和振兴刚刚起步的经济复苏,但许多投资者对此反应消极。他们仍然在考虑何时上调0.5%的当前利率这一问题,而这与英国央行的希望相反。

  咨询公司G +E conom ics的列娜·科米列娃表示,通胀报告中包含的前瞻指引符合市场的广泛预期,让人出乎预料的是指引的失效条款。英国央行关于维持利率在记录低点的预先承诺,并不像原先看上去的那样可靠。还有人指出,前瞻指引中附加的条件不可能导致加息,因为英国央行此前从未预期未来两年内通胀率将达到2.5%,也未对通胀预期表示过极大的担忧。

  有分析指出,市场人士对此份前瞻指引反应消极的原因在于,英国央行释放的信息过于复杂但又缺乏实际意义。首先,未来两年内,英国通胀率回落至2.5%附近并不难实现,主要因为进口产品价格下跌,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二,按照当前的实体经济复苏势头,即使不推出更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能实现新增75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由此看来,此次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更像是一个缓兵之计,即表明英国央行有改革的意愿或行动,但也不愿意在经济向好之际向金融市场或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以免将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时面临更多困难。

  因此,此份前瞻指引并未有效提振股市,相反,当天伦敦股市蓝筹股表现疲软,最终以较大跌幅收盘。此外,英镑一度大幅下挫,但随着卡尼强调该指引的限制条件,英镑很快反弹。

  不过,卡尼表示,市场对前瞻指引的反应并未让他感到不安。他称,前瞻指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央行重振经济的意愿和努力,而不是充当一种新的刺激措施,“我们需要尽可能清楚地说明货币政策的走向。”

  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

  另外,据美联社报道,卡尼当日表示,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英国经济面临显著的下行风险,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未来利率水平变化将取决于经济增长,目前并不是考虑提供进一步刺激的时候。对英央行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推动通货膨胀率回到2.0%的目标水平。

  关于英国经济前景,英国央行在报告中称,英国经济复苏势头正在逐渐巩固,和5月相比,英国的短期经济前景进一步改善,但是中期增长前景仍受一些因素制约,包括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实际通胀率长期处于央行通胀目标值上方、劳动生产率处在较低水平等。该行表示,新的措施应该会降低短期利率“过早”上涨的风险,这有助于保障经济复苏。

  英国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季度增长0.6%,增速较前一季度的0.3%翻番,但仍显著低于金融危机前十年的平均水平。此外,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认为,居民实际收入下滑、银行信贷供给未有明显改善及公共部门财政紧缩政策仍在实施,使英国经济未来仍面临挑战。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