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惊天“乌龙”背后:“内控之殇”伤了谁?

2013年08月19日 13:0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一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引发A股“史上最大乌龙”事件,也将光大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的,还有亟待修补的券商内部控制机制。“内控之殇”造成的伤害,又能否触动年轻的中国证券业走向完善?

  一位资深证券界人士表示,出现高达数十亿元的错误交易指令而未获风控系统拦截,只能说明光大证券的内控机制几乎“形同虚设”。

  “乌龙事件”的真相也许会很快大白天下。不过,与细枝末节相比,这起事件引发的对券商内控制度的反思显然更为重要。

  据了解,经过2011年9月8日中国人寿H股400多亿港元挂单事件之后,香港当地的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斥资对内部交易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为每个交易员按照内部级别设定了交易上限。在新的交易系统下,规模超过1亿港元的交易指令,可能需要经过四个层级的审批才能最终发出。

  由于导致大量投资者跟风高位买入,光大证券被指或面临巨额索赔。这意味着一个小小的交易指令,可能让这家知名券商“很受伤”。

  事实上,在中国证券史上,光大证券并非唯一因为内控机制缺失而“受伤”的券商。2004年,由于挪用高达80亿元客户保证金及在自营业务中出现巨额亏损,有着12年历史的南方证券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接管。次年,伴随重组后的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南方证券退出历史舞台。

  而曾为内地三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华夏证券,同样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紊乱、风险意识差、内控机制形同虚设,2005年被撤销业务许可,2008年进入破产清算。

  业内专家表示,券商在内控制度方面的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不仅让其自吞苦果,还损害了证券行业的诚信形象,损害了整个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立身之本。 据新华社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