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以房养老”遭“白眼” 股票养老欠规范

2013年09月25日 13:1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一不算新的政策以国务院意见的形式甫一面世即引来各方关注与议论。

  虽然在中秋节假期期间民政部门还特意做出很官方的政策解释,“政府不会推卸基本养老责任”,“‘以房养老’是市场化运作的一种高端化服务,是自愿的、自主选择的行为”,但是广大民众对于以房养老仍然表现冷漠。《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127815人参与的调查发现,93.4%的受访者认为“以房养老”不能代替政府养老,85.0%的受访者选择把房子留给子女,仅8.8%的被受访者选择把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

  显然,除了传统观念的约束、自有房屋数量的限制、房屋最终产权归属的质疑,这一政策的高调推出更引来了民众对养老金缺口这一数据的扩大化猜想。更前进一步试想,在房价久经调控仍然兀自飞舞的时候,谁愿意把房子让渡出来而错失财产升值的机会呢?

  可面对人口红利的逐渐释放和消失,或许父辈们还能享受我们这一代缴存的养老金,那我们这一代呢?我们这一代的老年生活该如何安置?

  或许出于职业的原因,同仁们提出“以股票养老”的设想。既然“以房养老”在海外已有成功的经验,不妨也来看一个海外股票投资成功的例子吧:美国一位投资者斥资9.43万美元购买股票,经过34年暴赚550多倍,效仿此例是否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呢?

  相关报道称,这名“长情股东”Stewart Horejsi,本身是富三代,他在1980年接手家族经营生意时,因对手打算在其地盘内扩张,而感到生意将因竞争加剧而难赚钱。于是他当时决定听从朋友建议,购入名声未响的巴菲特掌管的投资旗舰巴郡。他首先以每股265美元购入巴郡A股40股,其后1个多月内,再分别以295美元及330美元,增持60股及200股,总共斥资9.43万美元,折合约73万港元。该报道还算了一笔账,若按上周五巴郡A股收市价17.5万美元计算,该投资者持股34年足足升值逾550倍。另据悉,该投资者现在直接持有4300股巴郡A股,市值已升至7.53亿美元。再加上他名下有3只基金均持有巴郡A股的基金,受惠巴郡股价向上,身家已达11亿美元。

  回过头来看,这其中还是有几点疑虑:其一,“长情”是否都能得到高回报?这恐怕还要看选择的股票了,万一选中的重组股没能实现凤凰涅槃,反而摘牌退市,“长情”只剩了苦情;回望A股那绵长的K线图,在信息不怎么对称的市场,总让人觉得“长情”还不如一夜情了。其二,国内股票市场的巴郡在哪里?Stewart Horejsi信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他表示,当巴郡股价与资产净值打八折时就是吸纳的好时机,这一方法值得效仿,但是基于追涨杀跌的心理,一般投资者会认为股价八折之后还有六折,甚至五折,而且这其中的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是前提。曾经领衔价值投资的中石油,贵州茅台,如今已然伤痕累累,让投资者不堪回首。

  可能,笔者过于悲观了,但是,对于我们若干年后的养命钱,谨慎点儿总不为过。所以,“以房养老”在目前阶段看还缺少一点现实基础,而靠股票养老,恐怕也还需要时间,让各项制度更规范、市场建设更完善吧。一帆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