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7岁老人买22支股基平均亏损近四成

2013年10月28日 15:0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看了本报近期系列报道的起底“有毒基金”之后,家住临沂金雀山路的王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王先生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他从银行陆陆续续开始购买基金,总额接近60万,目前持续亏损,部分基金亏损达50%,总额亏损近4成,基本上代表了2007年大行情入市投资者的现状。值的注意的是,王先生前前后后在同一家银行一共买了22支基金,涉及的全部是股票和QD等高风险投资品种。因为当时王先生已经71岁高龄,从生命周期理论和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是完全不具备购买高风险产品的能力的。

  起底“有毒基金”

  22支基金平均亏损近四成

  王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听说基金很赚钱,就到银行咨询。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他,现在市场很好,买基金稳赚不赔,可以多买一点。因为相信银行,王先生就在该理财经理的指导下,陆陆续续地购买了22支基金。

  后来市场急转直下,基金持续亏损,他又跑到银行咨询,是否可以将基金赎回,挽回一点损失。该行的理财经理解释,因为市场不明朗,可以观望一段时间,说不定还有翻本的机会。在她的建议下,王先生没有及时地止损,导致亏损情况持续至今,目前大约有40%的亏损。

  记者仔细查看了王先生长长的基金申购单,里面共有3只指数基金、3只QD基金,其余16均为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全部是和市场关联度很高的高风险产品。其中工银精选平衡混合(483003),目前净值0.4679,今年亏损11.77%,相较同类基金平均盈利14.83%(截止到23日)的水平,这样的管理能力实在说不过去。再比如,王先生购买的广发大盘(270007),目前累计净值0.6703,虽然今年盈利16.86%,超越混合型同类基金的品均水平,但是因前期管理业绩不力,回本压力很大。

  一人多支基金是常态

  在给晚报打来电话的投资者中,像王先生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菏泽的李先生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12支基金,全部是股基;济南的卫先生也曾在理财经理的力荐下,陆陆续续购买了13支股基……记者调查统计显示,给本报致电的读者,最少的一个,也持有了5支基金。

  专家解释,实际上,个人购买基金最好不要超过6支,否则将很难有精力去管理和观察基金的走势,更何况这些投资者均超过65岁,基本上也不太具备金融产品的投资意识,这里面明显是存在银行误导的。而让投资者大量购买股票基金、QD基金,银行从中赚取高额利润的意图非常明显,因为这类基金的代销收益往往也是比较高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10月22日发布的提示中称,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销售误导、夸大收益、出现巨额亏损、信息不透明等“顽疾”,多达29家银行在官网未公布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情况。时至今日,基金销售过程中,此类现象依然屡禁不绝。

  银行担责尚无法律依据

  王先生在给本报打电话的过程中咨询,问他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起诉银行。记者采访了相关的律师,律师表示,理财产品属于特殊商品,客户购买的过程都签订了严格的合同条款,客户打官司的胜算不大。再者,因为2007年的市场行情比较特殊,大多数客户还是在没有搞清楚基金是怎么回事就投入的,客户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

  针对上面这种情况,本报提醒退休老人: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的比例,应该不大于100减自身的年龄。比如一位65岁的退休老年人,最多只能投资35%的资金用于购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等风险类投资产品,其他的资产则可以投资于银行活期或定期、国债和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等收益类的产品。有了这样的资产配置,基本上才能做到能攻善守,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