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1月洗盘月:成长股退潮中继 滞涨“屌丝”或逆袭

2013年11月01日 11: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年末资金获利了结冲动较强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前部分资金可能退出观望的影响下,11月市场大概率仍将是波动市,诸如改革预期落空以及资金面的波动,都可能是引发市场回调的导火索。其中,业绩成色待验证的成长股首当其冲。不过,在转型逻辑尚未退场、改革信号仍不断发酵的背景下,11月的调整或波动,更多是中期震荡上行过程中的一次“大洗盘”。鉴于目前主流机构一致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失速的风险,因而,只要投资者对于改革及转型成功的预期一直存在,A股市场就有可能孕育出一波震荡上行的慢牛格局。

  创业板全面回调 11月调整为主基调

  10月的最后两个交易周,创业板指数猛烈下杀,并多次拖累主板指数走低。一时间,市场悲观情绪弥漫,看跌几乎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而无论从创业板指数的上涨节奏及累计涨幅来看,还是从资金年底结算的角度来看,成长股的回调似乎都已无可避免。

  作为今年最具市场号召力的明星群体,成长股的下杀对市场交投热情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10月份,创业板指数周线三连阴的形态,几乎宣告了该指数中期调整的命运。受此影响,曾经火热的“改革系”也纷纷回调,自贸、土改、养老、民营银行等概念板块普遍遭遇了极大的抛压。

  市场大幅回调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方面,临近年末,一些涨幅较大的股票遭遇了大规模的获利回吐,这其中以新兴产业股最为典型,如传媒板块。再加上,今年以来一些主要投资小盘、新兴、成长类股票的基金,业绩优异,临近年末抛售以锁定利润及排名,也实属正常。

  另一方面,临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热切期盼的改革,正进入关键的验证期,这促使一些较为谨慎的资金暂时退出观望,等待预期明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构成了压力。而在自贸、土改等“改革系”明星暂时退场的背景下,市场始终缺乏主流热点。即便是优先股传闻得到相关证实,以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也未扛住市场整体回调的压力。毕竟,在增量资金缺失的背景下,市场热点大概率会出现此长彼消的情形,即银行股的拉涨,会对资金构成挤出效应,进而令创业板内部资金大幅流出。

  另外,资金面的偏紧,也成为制约市场上行的一大因素。10月以来,资金利率不断飙涨,尽管央行近日重启逆回购操作,但规模有限,对整体资金面的缓解作用不大。就四季度而言,央行或继续维持中性的政策基调,这决定了资金面将维持偏紧的格局。因此,短期市场顺势回调已无可避免。

  转型逻辑未破坏 中期或酿慢牛行情

  基于创业板今年以来超强的市场话语权,该指数连续三周的放量急跌,基本上令短期看空声音占据上风;再加上四季度经济回升力度放缓、资金面延续偏紧格局,11月市场似乎只能顺应成长股回调的大潮。不过,中期来看,在转型逻辑并未实质性动摇,且中国经济不存在失速风险的背景下,接下来经济增速的小幅波动,不会给市场带来系统性的下跌风险,反而所谓的改革红利将成为市场最大的看点。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划定改革框架之后,市场趋势将逐步明朗,届时如果伴随着存量资金的激活,比如房市资金回流至股市或其他大类资产,则市场还有可能坐享一波存量资金“搬家”的红利。

  从基本面来看,尽管宏观经济面临各种制约,这些因素也很可能会令宏观经济增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10月PMI的继续回升,表明中国经济依然维持于稳步复苏的通道中;再加上高层多次喊话进行预期管理,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经济不存在失速的风险。也就是说,经济增速的波动,对市场的影响将边际效应递减,至少不会成为接下来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在经济失速风险极小、改革又着力推进的背景下,市场或更关注改革的方向及进程。目前来看,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制度因素正有望得到改变,所谓的改革红利仍在酝酿中。近来市场普遍关注的国企改革、地权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等政策,都将为股票市场带来制度性的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于11月9日-12日召开,将进一步对全面改革进行研究。只要三中全会释放出的改革信号符合预期,则市场大概率会就此出现转折点。

  就11月全月的市场结构来看,创业板的大幅退潮,并不代表着市场的全面下跌,至少不断传出的改革信号,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市场的交投热情。尤其是调整已较为充分的土改、自贸等中期改革主题,将继续保持着对中短期资金的吸引力。不仅如此,包括优先股试点、国企改革、去产能等措施在内的改革可能使得过去几年持续低迷的部分传统行业存在“逆袭”的机会,大小盘之间的估值溢价也将阶段性收窄。□本报记者 魏静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