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奥运明星水晶石陷破产风波 旗下子公司停产停业

2014年04月04日 07:1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因制作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千里江山图》卷轴,特效公司水晶石一举成名。就是这样一家被同行视为标杆的公司,日前被传面临破产倒闭。对此,水晶石董事长回应称,传言为虚,但公司确有裁员调整和业务收缩。

  作为国内特效行业的翘楚和先驱,水晶石的盛与衰都具有着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因急速膨胀,有些“刹不住车”的水晶石正在遭遇着发展阵痛。

  与此同时,还处于发展初期的特效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型。走在最前面的水晶石,仍然需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2000年

  北京2008年奥申委在京接受了4家企业的赞助,其中包括北京水晶石电脑图像公司。

  2006年

  北京奥组委宣布水晶石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

  2006年

  水晶石联手央视打造《新丝绸之路》、携手宁浩制作《疯狂的石头》。

  2007年

  水晶石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多媒体设计服务商”。

  2007年

  水晶石引进了君联资本投资,双方共同成立北京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

  水晶石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影像制作运营项目总承包商。

  2009年

  水晶石成为伦敦2012年奥运会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

  2010年

  上海世博会上,由水晶石制作的中国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备受国内外观众好评。

  2013年

  水晶石在北京地区裁员近500人。

  2014年3月25日

  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停产停业、员工待岗。

  【停产风波】

  资金断流 员工称有“预感”

  水晶石董事长卢正刚称,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收入和毛利均下滑,公司资金已基本断流,自2014年3月25日起停产停业、员工待岗。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伦敦奥运会的赞助商——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晶石)成立于1995年,最初靠给建筑设计做立体视觉效果起家。2000年,仅有50人规模的水晶石参与北京申奥。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水晶石因制作《千里江山图》卷轴一举成名。此后,水晶石从过去仅为建筑行业制作三维图像,延伸到了三维影像制作的影视领域,先后为电影《疯狂的石头》《故宫》等提供电影特效服务。

  这样的一家看起来如日中天的公司,却在近日陷入了破产风波。此次传言中涉及停产和待岗的是其子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据水晶石内部员工介绍,涉事的公司员工规模大概占到水晶石整个体系的三分之一。

  3月24日中午,水晶石影视公司的会议室被挂上了“水晶石还我血汗钱”的条幅。

  而后,水晶石董事长卢正刚出面举行说明会,坦言水晶石影视公司遇到了严峻的危机。卢正刚说,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收入和毛利均下滑,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问题,资金已基本断流。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3月25日起停产停业、员工待岗。

  4月1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位于海淀区外文大厦的水晶石影视公司。原本能承载上百人的办公区仅仅有稀稀拉拉几十个人,很多工位人去楼空,其中有一块占据整层1/4大小的区域已完全清空。

  听说水晶石停产的消息,不少人感到非常震惊。有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水晶石一直是CG(计算机图像)行业的标杆,停产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不过,不久前刚刚从水晶石离职的沈浩(化名)并不惊讶。他对新京报记者说:“去年9月,水晶石影视公司发生了一次员工讨薪事件,当时公司大概拖欠了员工两三个月的工资,那次事件后公司爆发一股离职潮。”沈浩说,“也是在那时候,很多人突然惊觉,感觉要发生什么了。”

  3月25日,也就是卢正刚宣布水晶石影视公司停产消息的第二天,一篇名为《别哭,水晶石》的帖子在网上疯狂传播,文中提出了对水晶石公司恶意破产等质疑。

  水晶石董事长卢正刚的助理申静告诉新京报记者,水晶石的确有停产裁员的情况,但并不是“破产”,而是重组调整,且主要涉及子公司——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她透露,公司的调整工作,将在五六月份告一段落。

  4月2日,水晶石再次发表官方声明称,已初步认定,近期流传的关于“水晶石破产”的发帖和传言为某商业机构别有用心、有计划地策划和推动,为实现其资本运作目的而进行的炒作行为。公司已就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取证,将向相关机关报案。

  【扩张之殇】

  摊子铺太大 管理者“飘起来”

  据报道,2000年参与北京申奥时,“水晶石”的人员规模不过50人左右,而到2012年一度发展到了3000人。卢正刚称,速度太快、规模失控。

  尽管水晶石对破产传言进行了较为严厉的回应,但其没有否认,公司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困境。

  水晶石到底怎么了,为何遭遇如此风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今年新年,卢正刚给员工的群发邮件中提到:“2013年我们遇到了急转直下的市场变化,并带来了内部累积问题的集中爆发——包括因快速发展而留下的烂尾项目、因管理疏失而出现的腐败现象、因规模扩张而造成的企业文化稀释等等。”

  此邮件被《别哭,水晶石》一文曝光后,水晶石破产的传言甚嚣尘上。随后,卢正刚在网上回应称:“过去的几年水晶石发展太快了,我和一些管理者有些飘,速度太快,规模失控,现在我们在还以前的管理账,还得很辛苦、很压抑……”

  规模失控,这个隐藏在水晶石内部多年的顽疾显露出来。

  据媒体报道,2000年参与北京申奥时,“水晶石”的人员规模不过50人左右,而到2012年一度发展到了3000人。截至2014年3月,可以查询到的以“卢正刚”为独立法人注册的北京“水晶石”企业多达10家,包括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数字传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如果你说我摊子铺太大的话,我承认。以前什么项目都做,每遇到一个新项目,学习成本和人员成本都是巨大的。”卢正刚曾对外表示。

  沈浩说,卢正刚初期的领导风格是比较推崇高质量的产品、追求细节、追求达到国内顶尖,但公司做大之后,机构越来越臃肿,员工和高层都开始浮躁,大量的钱进来,想把公司继续做大,却没有估计到整个公司的产能和收益率,最后导致问题的集中爆发。

  【双重打击】

  冲击A股失败 高管先后离职

  据透露,上市问题引发股东和团队矛盾,4位高管先后离职。业内人士认为,水晶石的问题也有依赖政府项目的缘故。

  对上市的渴求或许也是加速水晶石问题爆发的关键。据媒体报道,2007年,水晶石引进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着力发展3D影视特效动漫业务,并将上市做进了五年规划中。但5年过去,2013年,水晶石冲刺A股失败。

  “卢正刚年初群发邮件时,公司内部就已经有所松动,4位高管先后离职。”沈浩说,“股东和老的领导团队似乎是在上市问题上出现了矛盾,股东期待上市,上市又涉及利益的层层分配,分配中出现了问题。”沈浩说。

  在水晶石最新的改制方案中,卢正刚表示,要把大公司拆小、私有化,大家“打土豪分田地”,高管做独立子公司,中层和基层做工作室。

  此外,破产风波中,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水晶石的问题也有依赖政府项目的缘故。

  北京北方数慧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晓宏说到,所有服务于政府的技术型IT公司都将面临着转型事业单位的非对等竞争、财政预算紧缩、资金回笼困难、人才向互联网行业流失等现实压力。“如果还是遵从半市场化的政府投资项目运营战略,则不稳定因素将会逐步累积,直到在某个时点爆发。”

  对此,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政府相关支出的缩减或者项目进度的放缓,可能都是导致水晶石陷入困境的原因。

  ■ 放大镜

  “蛮荒”的特效行业

  水晶石的问题,可能并不只是它自己的问题。作为行业先驱,他现在走过的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整个特效行业的遭遇。

  未建立成熟商业模式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国内特效行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特效制作成本较高,在当前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难以支撑,国内特效企业在管理运营方面尚有较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事实上,国内的特效行业真正的发展也只有几年的时间,整体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生存法则,还是“蛮荒”时代。走在最前面的水晶石,也不得不一步步向前“趟着走”。

  知名影视特效机构、盛悦国际文化发展有效公司总经理薛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经营中需要调整、裁员都是正常的过程,是短期的问题。

  他认为,水晶石是一家获得行业尊重的公司,他们的努力让CG行业更广为人知,同时也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公司处于成长初期,行业也处于蛮荒状态。特效是做项目的公司,周期长、成本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行业不规范、门槛较低,质量、报价比较高的大公司其实比较吃亏。”

  就算是在特效行业的集中营,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也不都有好日子过。“一部奥斯卡,倒下一个特效公司。”薛松感慨道。

  去年,在帮助《少年派》获得全球超过5亿美元票房和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之后,高昂的制作成本和长周期的现金流,还是让美国顶级视觉特效公司Rhythm&Hues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拆分非长远之计

  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也对新京报记者提到,水晶石扩张太快,需要结构性重组。彭侃认为,水晶石拆分成若干工作室的方式是最符合行业特性的选择。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因行业特性的不稳定,特效公司需要开发更为广阔的业务市场。

  陈少峰对新京报记者说到,拆分成工作室的方式可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是长远之计。“单纯的只给别人做项目是不稳定的。面向社会化的服务需求,或者吸引投资合作去制作自己的产品,比如动画电影公司,可以获得稳健的收入。”

  新京报记者 李媛 赵嘉妮 吴立湘 北京报道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