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好政策助力 期指有望继续反弹

2014年05月13日 14: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5月12日,股指期货四合约均有较大幅度上涨,主力合约IF1405上涨1.95%,成交量创下阶段峰值88.8万手,持仓量扩大至历史新高,近14.8万手。分析人士指出,成交量和持仓量数据显示,昨日市场情绪较为积极,受利好政策刺激,多头积极入场,短期之内期指或能延续反弹走势。中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执行情况或将决定期指表现。

  期指放量上涨

  昨日,股指期货四合约均有较大幅度上涨。主力合约IF1405高开于2155点,小幅下行之后快速冲高,午盘维持高位震荡,最终报收于2178.8点,全天涨幅达1.95%,一举站上5、10日均线。IF1406、IF1409和IF1412合约分别上涨2.1%、2.02%和2.11%,总体而言远期合约的表现强于近期合约。

  现指方面,在煤炭、有色、钢铁等强周期板块的带动下,沪深300指数上涨46.14点,涨幅达2.16%,表现强于股指期货。基差方面,主力合约IF1405收盘时贴水1.25个点,结束了前两个交易日的短暂升水态势。成交量方面,昨日股指期货四合约总成交量扩大至88.8万手,创下4月中旬以来的最高值,显示资金参与热情高涨。

  持仓量方面,截至昨日收盘,四个合约的总持仓量为147623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了2920手,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期指总持仓量自上周二以来始终维持在14万手以上的高位,显示多空双方分歧较明显。其中,由于IF1405合约将于近期交割,主力近期加速移仓,昨日当月合约减仓6638手,下月、下季和隔季合约分别增仓7950手、1436手和172手。持仓结构方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前20席位中,多单共增加了487手,空单共增加了3960手,主力增加空单的力度较大。

  阶段新高的成交量和历史新高的持仓量表明,昨日多头积极进场,博取反弹成果的意愿强烈。长江期货研究员王旺指出,上周五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显示了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有望受益于此,这一政策激发了市场热情,这是昨日期指大涨的主要动因。

  短期或延续反弹格局

  时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变量,短期和长期行情分别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利好政策推动的反弹行情或有延续的空间;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和利好政策的执行情况或将决定期指走势。

  短期来看,三大因素有望利好期指市场。首先,五月份的业绩空窗期给期指反弹创造了空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表显示,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有所下滑,给市场带来利空影响,目前这一因素已被前期下跌的行情消化,五月开始将有一段业绩报空窗期,变动因素较少,有助于股指和期指短期内延续反弹走势。

  其次,资金面上,当前短期利率处于回落的阶段,货币基金等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降,对资金的吸引力逐渐变小,这有利于引导资金进入股指期货市场。

  第三,政策面上,新“国九条”显示出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股指和期指有望获得具体政策扶持,短期内将提振市场情绪。这三大因素集中出现在当前的时间窗口,短期内有望激起多方的参与热情。

  中长期来看,期指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执行力度。经济基本面上,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四月份官方的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微升0.1%,高于荣枯线;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4月份进出口总值35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其中,出口1885.41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17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扩大至184.55亿美元。总体而言,多项数据表明经济有一定的企稳迹象,不过是否能够回暖还有待观察。

  在中长期政策方面,新“国九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描绘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2004年老“国九条”的出台,曾经催生出了A股市场的最高位,可见新“国九条”的意义不容忽视。不过新“国九条”毕竟是一项中长期规划,其宏观的理念如何落地,政策执行力度如何,将为中长期指数走势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报实习记者 叶斯琦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