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淡市或成“白马股”温床

2014年05月15日 11: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经过周一的大涨之后,周二和周三A股再度陷入地量盘整的纠结走势。尽管市场平淡,但个股机会仍在暗流涌动。在一季度业绩整体下行背景下,业绩稳定增长预期确定的股票逐渐脱颖而出。统计显示,当前有322只个股的一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20%,且市盈率(TTM)小于30倍。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优质白马股正在引燃市场反弹的星星之火。

  掘金优质白马股

  周三,A股市场延续横盘震荡走势,尚未从休整中再度崛起。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市场中的热点多以“一日游”行情为主,持续性较差使得赚钱效应大打折扣,对资金的吸引力也大幅减弱,多头上攻的动能也被逐步消磨。由此,部分资金选择暂时离场观望,导致缩量整理态势。

  不过市场总是在沉寂之时孕育牛股。当前在所有A股中,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个股无疑拥有更佳的安全边际和上行空间,若其进一步涉及改革题材,即便在弱市中仍将会有丰富的投资机遇。

  据Wind数据统计,全部A股中市盈率(TTM)小于30倍的个股共有1138只,在这些估值相对较低的个股中,有322只个股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20%。这些个股应是重点关注的目标群体。从行业分布上看,上述322只绩优低估值个股中,化工、公用事业、房地产、建筑装饰、机械设备行业个股较多,不难发现,这些全部为周期性行业,涉及的也多为蓝筹股。

  尽管这些个股的总市值的平均值达到了184亿元,但是自由流通市值的均值不到67亿元。其中,有123只个股的自由流通市值未超过200亿元,仅有民生银行、中国平安、兴业银行、海通证券、贵州茅台、中国太保、中国建筑、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9只个股的自由流通市值超过了300亿元。而实际上,前期受到热炒的成长牛股的自由流通市值与此相差无几,例如海康威视为220亿元,百视通为192亿元,歌尔声学为185亿元,华谊兄弟为163亿元,鹏博士和比亚迪也分别达到152亿元和148亿元。相比来看,这些貌似“笨重”的大盘蓝筹股并非没有可能迎来热炒。

  从估值上看,上述322只个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8.39倍。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目前风雨飘摇的中小盘股,这些个股除了缺少了部分成长性题材外,在估值、业绩、安全性、流通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而且还具备政策支撑。这也解释了为何每当沪综指跌破2000点时,总是有政策引发市场中蓝筹领涨出现放量中阳,从而将股市拖出纠结泥潭。

  政策支撑 题材性蓝筹值得关注

  昨日A股的平淡表现中始终穿插着蓝筹股的活跃身影。受益于央行关于首套房贷的表态,房地产行业领涨,但涨势较周二有所减弱;盘中金融股出现拉升但也逐步回落。尽管如此,改革政策性红利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股指企稳反弹的最大动力。业绩稳定、低估值的个股无疑拥有更强的安全边际和上行空间,而若其涉及改革题材,即便在弱市中也将会有丰富的投资机遇。

  A股市场今年面临两大新变化:第一,经济、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推进;第二,新股发行重启恢复融资功能。而从年初开始,政策就在不断的加码,引起资本市场中阵阵热潮。这些改革措施推出及实施过程中,最为受益的多为低估值蓝筹股。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疆区域振兴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引发了区域概念股的反复炒作,并再度引燃了资金的“炒地图”热情,其中涉及了房地产、建筑建材、铁路公路、金融等诸多权重板块;又如,放宽险资入市比例、优先股稳步推进、沪港通政策推出、定向降准,以及最近发布的新“国九条”,均激发了短期市场的乐观情绪,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引发了金融股、AH两地上市股、采掘、有色金属等板块的罕见热潮。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上交所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也向市场释放出重要信号。上述报告认为,沪市大盘蓝筹股经营稳健、业绩稳定、分红能力强、股息率高,投资价值十分突出,但市场估值与成交活跃度却与之存在巨大背离。为此,有必要创新改革,结合沪市大盘蓝筹股具有交易流动性好、抗操纵性强等特点,在交易机制设置上,可以与其他板块股票有所区分,给予更多的交易自由度,以提升蓝筹股活跃度。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沪综指市盈率(TTM)仅为8.9倍,做活做强的动力十足。该报告对蓝筹股的活跃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后市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公司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转型等是蓝筹股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蓝筹股“T+0”、个股期权等利好蓝筹股的政策预期也进一步升温。  □本报记者 张怡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