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升机"事件引探路者股价震荡 营收增速遇下滑压力

2014年06月09日 07:2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5月26日,王静在微博上发布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照片后,迅速被质疑声淹没。她被指责乘直升机到达珠峰二号营地后,才开始登山。一时间,王静因违反从大本营攀登直至登顶的登山传统而遭到多方质疑。

    王静登山引发的风波背后,是其另一个更受人关注的身份——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探路者”)的创始人之一。在外界眼中,不断穿着自家品牌,在全世界各地登山的王静,是探路者这一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当王静的登山行为被质疑后,随着被人们质疑的还有“探路者”这一品牌。

    在事件发生后,探路者公司对外界表示,王静的登山只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试图淡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借助直升机登珠峰被质疑

    针对外界质疑,探路者董秘张成对媒体表示,王静其实已经有过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经历,没有任何必要通过作弊的方式达到“求曝光”的目的。

    5月26日凌晨,王静像之前每次登山之后所做的一样,在个人认证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历经艰辛万难,终于在5月23日18:30再次从珠峰南坡登顶!现在去往地球九极的最后一站——麦金利”。

    不过,这一次迎接王静的不是敬佩与赞赏。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报道称,王静雇用的夏尔巴向导和直升机驾驶员称,5月10日曾搭载王静飞越冰崩损毁路段,从大本营直接飞抵海拔6400米的二号营地,再登上顶峰。该报援引尼泊尔旅游局高级官员马蒂胡苏丹·布拉克尼的话说,王静返回大本营后否认借助直升机进行登顶。

    5月29日,媒体报道称,尼泊尔旅游局27日宣布,正在对中国女登山家王静“搭直升机登顶珠峰”的指控展开调查。

    消息一出,国内多家媒体就王静登珠峰一事跟进报道。不过当时,王静已经身在美国,并未立即作出回应。

    6月5日,王静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承认是乘直升机到达二号营地后开始攀登的。王静称,登完珠峰、再爬完麦金利山,她的地球九极挑战计划就完成了,不甘心此时放弃。该计划始于今年1月5日,目标是以最快时间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并且徒步抵达南北两个极点。对于此前为何否认,王静称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误解。

    探路者董秘张成也对媒体表示,王静其实已经有过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经历,没有任何必要通过作弊的方式达到“求曝光”的目的。

    在登山界,王静被称为女登山家,其曾登上过7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珠穆朗玛峰。

    但王静另一个身份更令人关注,她是上市公司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探路者是一家设计、生产、销售户外用品的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9年上市,成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之一。2013年,探路者营业收入为14.5亿元,净利润为2.5亿元。

    据探路者2014年一季报显示,盛发强和王静夫妇共同拥有探路者42.95%的股份,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王静持有探路者14.02%的股份,现任公司董事和产品技术指导。

    事件曝光后的5月29日,探路者开盘后低开低走,最终下跌5.31%,外界认为,股价大幅下跌,或受王静“登山风波”一事影响。

    事发后探路者淡化王静影响

    事件发生后,有网友在王静的微博下留言称:“对探路者品牌开始质疑了。”而在这场质疑王静的舆论漩涡中,探路者正在极力淡化王静对于公司品牌的影响力。

    喜欢登山的王静,一直被外界当做探路者这个品牌最好的代言人。探路者近3年的年报中,在介绍王静时,都会着重强调其是“知名登山人士”。

    在王静宣布登上珠峰山顶后,探路者官方微博也对此进行了转发,并称“国内女登山家王静5月23日登顶珠峰,改写了个人登顶地球三极(南极、北极、珠峰)的时间纪录,由149天缩短为129天”。

    “个人品牌的名人效应,会拉动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人们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可度。”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品牌协会会长徐浩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种营销手段成本低,效果却很好。”

    不过徐浩然强调:“一旦个人品牌出了问题,遭到公众的质疑,会给附带的企业和产品产生负面影响,公众往往会质疑其背后的企业和产品。”

    当王静此次登珠峰被质疑后,探路者则淡化王静对公司和“探路者”品牌的影响力。

    探路者董秘张成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王静的登山只是个人行为,她仅仅是董事而已,对公司的品牌、决策都无法影响,与探路者的品牌没有必然关联。

    张成称:“王静的登山活动,都是用其自己的钱,公司没有任何赞助,也没有参与。”对于公司官微对王静登山行为的转发与关注,张成表示,这只是对公司创始人行为的一种关注,否认是借王静的登山行为宣传公司品牌。

    “公司有自己的宣传方案,像请王石、汪峰做品牌代言人。”张成称,虽然王静是公司的创始人,但作为公众公司,一直在淡化创始人对公司的影响。张成也否认股价下跌是受王静“登山风波”影响。

    公司面临营收增速下滑压力

    与获得诸多赞誉、保有多项登山纪录的王静遭受质疑的困境相似,探路者公司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也面临着营收增速下滑、存货上升的压力。

    探路者2014年一季报显示,201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3%。记者查阅数据发现,2011年至2013年,探路者近三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0.96%、73.27%、36.47%。

    同时,探路者近三年的全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也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至2013年,其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73.64%、46.68%、30.74%。

    在外部环境方面,探路者需要面对行业增速下滑和竞争加剧的局面。

    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简称“户外用品分会”)统计,2013年我国户外用品零售额180.5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24.3%;2012年,零售额同比增长34.94%,增速较2011年同期下滑了15.97个百分点。

    伴随着营收增速下降的是探路者存货上升。2013年年报显示,探路者的存货从2012年的1.64亿元增至2013年的2.91亿元,同比增长78.11%。

    而2014年一季报显示,探路者存货余额较年初增长24.47%,达到3.6亿元,库存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

    对此,探路者称:“主要是新品牌存货增加,以及本年度公司调整探路者品牌部分2014春夏产品的上市节奏提前在年底集中入仓所致(往年新品为当年入库)。”

    分析人士指出,自2005年以来,国内户外用品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更多的国外品牌涌入国内,伴随着本土户外品牌的加速成长,品牌竞争十分激烈。

    户外用品分会的统计表明,截至2013年底,国内户外用品市场上的品牌数量已达891个。

    在今年5月8日的探路者股东大会上,张成也表示,户外用品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 王静登山风波大事记

    5月26日凌晨

    王静发微博,宣布于5月23日18:30从南坡登顶珠峰。当日,探路者股价开盘不久后便涨停,上涨9.98%。

    5月29日

    媒体报道称,尼泊尔旅游局27日宣布,正在对中国女登山家王静“搭直升机登顶珠峰”的指控展开调查。29日,探路者股价下跌5.31%。

    6月5日

    中新社称,王静承认是乘直升机到达二号营地后,开始攀登珠峰。6月5日,股价上涨1.80%;6月6日,上涨1.63%。

    □新京报记者 朱星 北京报道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