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新”扰动退潮 资金面进一步恢复平稳

2014年06月26日 15: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伴随IPO重启后首批新股申购高峰退却、打新资金陆续解冻,25日交易所市场资金面进一步恢复平稳。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打新预期收益率回落,未来机构参与热情可能下降,由新股发行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望减弱,而且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平稳宽裕,也会为交易所资金面提供有力支撑。不过,鉴于新股发行将恢复常态,交易所市场融资需求上升与资金供给集中在银行间市场的矛盾可能进一步凸显,未来交易所回购利率的绝对水平和波动幅度可能会继续高于银行间市场。

  交易所回购利率连日回落

  本周以来,交易所回购市场表现愈发稳健,上周新股发行一度造成的资金价格剧烈波动已难觅踪迹。Wind数据显示,25日上交所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GC001)加权平均利率收于3.78%,较前一日下行35bp,盘中最高成交在4.45%,尾市收报2.62%;跨季末的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亦下行30bp至5.13%。

  上周三(6月18日),GC001盘中最高成交到30%,“打新”造成的资金面波动引发关注。但正如很多机构分析的,结构性的资金紧张并未持续蔓延,此后交易所市场资金面逐渐恢复平稳。自20日开始,GC001的加权利率及盘中最高利率均连续回落。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上周“打新”火爆并对资金面产生超预期影响可能与四因素有关:其一,首批十只新股申购时间较为集中,其中有四只在6月18日;其二,新规增加了网下市值配售规定,且取消有效报价家数上限,使得网下参与群体大幅增加;其三,新股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市盈率差距巨大,使得上市预期回报大大提升,申购热情高涨;其四,此次新股发行试点与传统的半年末敏感时点重合,易引发市场情绪波动。

  短期看,首轮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面的扰动已告一段落,资金市场主导因素将回归季末这条主线。从发行日程安排看,截至24日,已有九只新股完成网上网下申购,申购资金在23日至27日陆续解冻。申银万国证券报告指出,上周定向降准释放资金在25日左右退还给商业银行,与IPO资金的解冻同步,有助于缓解季末的资金紧张。

  交易所市场融资需求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来,交易所资金价格高于银行间正成为一种常态。Wind数据显示,25日银行间隔夜、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分别收报3.00%和3.60%,双双低于上交所同期限回购加权利率。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场内融资需求上升与资金供给方仍集中在银行间之间的矛盾。

  申银万国分析师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中低等级信用债本身很难在银行间作为质押券,2012年以来持有中低等级债券的仓位较高的机构不断将此类债券转托管到交易所进行质押融资,商业银行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实施,也使得部分高等级债券被逐渐转托管到交易所,导致交易所资金需求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加速上升;另外,去年以来中债登暂停券商资管等乙类户开立银行间账户,致使去年5月份以后成立的券商资管产品只能在交易所交易和融资,进一步加快了交易所债券托管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末,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已突破一万亿元,较2012年三季度末的4099亿元增加一倍多,资金需求随之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作为主要资金供给方的银行依旧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使得场内资金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场内资金价格在敏感时点出现波动的概率和幅度也大增。

  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新股发行恢复常态,场内资金供求矛盾会进一步显现,未来交易所资金价格的绝对水平和波动幅度可能会继续高于银行间市场。中金公司提示,打新对资金面的扰动及对无风险收益率的抬升作用值得中期关注。

  不过,中金公司同时表示,根据之前证监会的指导,今年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均衡有序发行,总体供给压力有限。国泰君安证券则指出,大量资金参与导致中签率大幅走低,随着打新预期收益率回落,机构参与热情将逐步减退,资金脉冲式大幅波动不可持续。此外,多家分析机构认为,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望保持相对平稳,这将为整体货币市场资金面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交易所利率的波动上限。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