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市前迅雷“净网” 风光背后用户危机悄然袭来

2014年06月26日 18:01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6月24日21时30分,中国最大的下载服务提供商迅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ADS)12美元,融资8778万美元。上市首日迅雷收盘价报14.9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4.17%。

  风光背后,危机悄然袭来。4月中旬国内启动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的“净网2014”专项行动,加上迅雷上市之前封杀部分敏感影视资源,导致迅雷付费用户吐槽“服务大打折扣”,退费声四起。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3月迅雷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超过了3亿,上亿级别的用户需求与企业自身的规范向上如何平衡,成为目前摆在迅雷面前的最大难题。

  “退费”刷屏

  6月24日晚上10点20分左右,迅雷官方微博宣布,迅雷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雷叔,支持迅雷”。

  有些尴尬的是,在该则微博下面,“雷友”们吐槽声一片,比如“现在下个东西既不能加入离线,又不能加入高速,你在逗我么”、“能不能把产品做好点啊?迅雷VIP的PC版真心不好用”、“就现在这个残废迅雷,我是不会续会员了”……

  南京市民张先生告诉《金证券》记者,去年刚刚成为迅雷的白金会员,今年4月份碰到“净网行动”,许多国外的电影不能下载。“后来慢慢好了些,就在迅雷上市的前几天,又不能下了。比较离谱的是,现在下载一些正常的电影资源,也会被举报,大家都闹着要退费。”

  昨日,记者分别登陆了迅雷论坛和迅雷贴吧,发现正如张先生所言,会员“退费”、“卸载”的要求几乎被刷屏。迅雷内部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解释,目前国家开展“净网2014”专项行动,如搜索的资源属于涉及版权争议或国家不允许公映的影片和资料,将无法正常下载和播放使用。“如果是正常下载遇到的问题,会员可以向我们反映,公司后续根据情况处理。”该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6月初迅雷与美国电影协会MPAA达成协议。根据协议,迅雷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非法下载和获取美国影视剧。迅雷将建立一个内容识别技术系统,以确保通过迅雷下载的影视作品版权是经过合法授权的。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目前网络上的部分影视资源,也将会遭到迅雷的封杀。

  “暂停”猜想

  迅雷成立于2003年,早在2011年6月就提交IPO申请,但于当年10月份撤销。“当初IPO流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迅雷版权问题受到质疑。”易观分析师庞亿明向《金证券》记者透露。今年5月迅雷再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自然不容有失。上述种种表明,上市之前迅雷停止“打擦边球”,朝规范的发展模式靠拢。

  这让张先生有些不满,“现在运营商都提高了宽带速度,很多人成为迅雷会员,就是冲着通过它能下载到一些特殊资源,现在这个最大的优势没有了,我们为什么还付费?”

  用户按月或年为下载埋单是迅雷的主要收入。截至2014年3月31日,迅雷拥有大约520万付费会员用户,是中国互联网第二大付费会员平台。招股书显示,会员收费在2013年以及2014年1季度占其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1%以及60.3%。2014年1季度达到了2485万美元,同比增长32%。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6月7日迅雷上线了“会员账号暂停”功能,如果某段时间不需要迅雷会员服务,可以将其冻结,暂停期间会员时长不再计算,再次使用时只要重新激活就可以了。有业内人士揣测,“现在资源都被封锁了,怕广大会员损失利益,迅雷不得已特此开辟此项功能,是不是告诉大家忍几天?”

  在庞亿明看来,这一揣测不合实际,“可以预见,上市后迅雷在版权、电影种类的把控上,只会更加严格。”

  “云端”救急?

  迅雷不会坐以待毙。在招股书上,迅雷方面表示已经转型为加速产品提供商,通过迅雷加速器和云计算加速服务解决中国互联网数字媒体传播网速低、失败率高等问题。而主要收入来源则是包括下载绿色通道,离线下载和云播等云点播服务,以及在线广告和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

  同时,迅雷拉来了小米。在股权结构方面,小米持股31.8%,为迅雷的第一大股东。据了解,迅雷还将与小米围绕“云”展开深度合作。

  对此,庞亿明仍显担忧。她认为,庞大用户是迅雷最大的价值,公司各类布局和转型能否成功,也是建立在用户基数上。在迅雷“云端”等新型业务没有真正落地之前,用户最在意的是影视下载服务,如今迅雷满足不了用户这一需求,用户完全可以逃离转投其他平台。(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