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券商屯兵新三板 起步就打价格战

2014年07月07日 11:0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张欣然/制表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张欣然 李桂芳

  有券商开展业务的地方,就一定有价格战,新三板业务也难逃宿命。

  随着做市商制度的渐行渐近,券商纷纷进入高度备战状态。除了招兵买马外,各家券商也铆足劲争抢优质项目,甚至不惜开打价格战。

  “主办券商承做新三板项目的价格竞争很激烈,正常100万元上下的承做费用,不断被后来者拉低,有些券商甚至还报出了不切实际的价格。”一位首批获得做市业务资格券商的场外市场部业务人士称。

  积极备战:

  1+N式项目承揽

  做市商制度还未正式实施,新三板的各种预备战已见硝烟。

  对于新三板业务的备战,取得做市业务资格是重中之重。目前券商对申请新三板做市业务资格总体非常踊跃。截至7月4日,共有三批次、共24家券商获得做市业务资格,其中包括国信证券等在新三板推荐企业家数排名居前的券商,也有东莞证券、银河证券这类新三板业务上的后起之秀。

  项目与人才的备战,也是很多券商新三板业务的重头戏:一方面,他们力争促成更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储备更多做市资源;另一方面,会加大对于新三板业务人员的储备,特别是一些失去先发优势的券商,更是加大力度网罗行业优秀人才,加强部门构建。

  “业务人员的充实,是为做市业务准备的第一步。”深圳某中型券商新三板负责人表示,最近已拿到做市业务资格的券商,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发、测试及完善交易系统。

  “我们主要采用1+N模式进行新三板新项目的承揽。”长城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张玉玺表示,所谓1+N,是指以新三板业务部为核心,向经纪业务部、投行业务及各营业部延展,利用其他部门的客户资源,为新三板业务部寻找新项目。

  “我们将根据自身标准和企业的选择,以双向标准来确定企业是否选择做市转让的方式。”张玉玺称,目前公司已经对手中已挂牌,或正履行挂牌程序的企业进行做市转让调研,超过50%的企业对做市转让有浓厚兴趣。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场外市场部负责人对于做市方式的实施却并不乐观,“毕竟对于我国大部分证券公司和投资者来说,做市商交易模式还比较陌生,到底有多少企业会选择‘先吃螃蟹’还很难判断”。

  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券商的做市热情,长城证券、东吴证券、齐鲁证券等不少券商都已开始向公司总部申请初期推动做市商交易的资金,额度均在1亿元左右。

  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业务部负责人说,由于做市商交易标的尚未明确,其实很难准确预估出做市转让资金,确定1亿元的申请额度,是因为这一额度相对合理,较为容易令各方接受。

  竞争激烈:

  价格战正在上演

  “新三板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长城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张玉玺称,目前券商在新三板业务的争夺上,两极分化极为明显:一方面是新进券商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开打价格战,降低承销费揽客;另一方面是早已涉足新三板的券商凭借丰富的增值业务,以差异化手段获取利润。

  “券商承做新三板挂牌,费用大概在100万元左右,有些券商为了揽客频频开出低价,有的甚至将报价下调30%~40%。”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场外市场负责人透露,“价格战很难避免,在新三板的其他业务领域很快也会面临这类问题。”

  面对苗头已现的价格竞争,多家券商负责人均表示,未来新三板业务带来的一定是产业链机会,考验的是券商综合实力,不论是挂牌承揽还是交易等环节,打价格战都不可持续。“券商能做的,只有拼品牌、拼综合业务能力、拼资金实力,而客户以合理的价格买质量、买放心,是对未来、对自身品牌负责的做法。”前述场外市场部负责人称。

  目前来看,各企业园区对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均提供相应补贴,基本可覆盖企业挂牌总费用,这意味着很多企业会倾向选择综合实力更强的主办券商,而不是一味以价格优先。

  价格竞争外,是优质资源的争夺,那些可做市、可转板、可融资的优质企业,成为券商的必争之地。随着新三板的不断扩容,这一层次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达818家,距年内1000家的预期仅一步之遥。

  做市挑战:

  估值定价存风险

  新颖的做市商交易对于国内券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做市商制度当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市场暂无标准化的估值体系。”张玉玺称,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试行)》,挂牌企业股票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须有2家以上从事做市业务的主办券商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不同券商对于同一家企业的估值判断必定存在差异,在实操中如何平衡这一差异,也将成为做市商的难点。”上述深圳中型券商新三板负责人称。

  此外,挂牌企业大多是创新型、且处于创业中的中小企业,这些被业内人士比喻为“投资人看不清”的企业,该如何合理估值,将极大地考验主办券商的项目分析和定价能力。

  “这就要求券商要有预判地识别适合的挂牌企业。”一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主办券商从购买做市存量股票时就需对挂牌公司给予合理估值,随着时间推移,还需不断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及对估值影响,修正价格。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