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换个马甲试试? 港股爱炒更名概念

2014年10月23日 13:4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罗峰

  港股市场上,股票有着显著的“更名效应”,换一个名字,有时能令股价大幅波动。

  10月22日,中信21世纪(00241.HK)宣布10月24日起公司更名为“阿里健康”,股价大涨28.61%。该公司之前被阿里巴巴收购控股权,今年1月24日曾创下单日372%的涨幅,可以说更名为跟阿里巴巴有关的公司简称完全在市场意料之中,在并无实质性影响业绩新消息的情况下出现股价巨大波动,这就是更名起了“催化剂”作用。

  换名字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当然是借壳,借壳后必改名字;二是主营业务改变,公司名称随之修改;三是控股股东改变,一朝天子一朝臣,名字有时也变一变;四是市值管理,赶潮流做大市值,迎合市场热点先改个名字。

  更名往往也能形成催化剂效应。除中信21世纪外,今年4月,骏科网络讯息(08081.HK)宣布将更名为“中国手游文化投资”,以此凸显集团以移动网上游戏业务为业务重点。手游的红火之势当时还在延续,一经公告,该股两日大涨19%。

  也有将“中国”字号改为更具体名称的,今年1月中国无线(02369)宣布更名酷派集团,相比在港股市场上用滥了的无个性“中国”字号,作为消费品的酷派,其市场识别度当然更高,更名后两周时间股价大涨超过六成。

  而在短时间涨幅巨大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年7月,昌明投资(01196.HK)因宣布公司英文名称更改,并采用“伟禄集团”为中文简称,两个交易日大涨57%。这种上涨,背后带有资产并购进展的解读,比如昌明投资变更名称,就意味着深圳伟禄集团完成收购该上市公司控制权,也意味着昌明投资的主营业务将从过去传统的印刷转向利润更高的金融地产(深圳伟禄集团是一家以金融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2013年7月2日朗诗集团建议深圳科技(00106.HK)更名为“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该股当日涨22%。当然,这也并非仅仅更名的建议这么简单,朗诗集团的更名建议是建立在资产股权并购的基础上,向深圳科技就收购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

  更名造势多数成功,也有例外的。比如生物动力(00039.HK)2013年3月宣布更名为中国酿酒集团,更名公告日和更名实施日股价都未上涨,之后一度上涨,但随后半年多时间股价跌去四成多。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