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资行热议“丝路”经济 中国投资概念全球走俏

2014年11月15日 11: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丝路”经济概念的兴起,将显著推动中国在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的一系列投资和融资安排。对此,部分外资行认为,未来几年,以往被全球广泛熟知的“中国制造”的旧形象,将被“中国投资”这一新概念替代。

  或带动亚太基建投资8万亿美元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提出,致力于通过隧道、公路、铁路和港口建设,促进中国、中亚和欧洲在贸易和交通上互联互通。而随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金砖五国发展银行等陆续推进。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14日表示,上述议案将显著推动中国在相关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的直接投资和贷款。“议案所覆盖的地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巨大。”

  根据高盛估计,2010至2020年之间,亚太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将达到8万亿美元。

  “我们的分析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覆盖的大多数国家目前基建水平较低,有很大提升空间。”哈继铭说,比如这些国家主要城市的地铁系统不发达、发电产能不足,且没有一个国家拥有高铁系统。

  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桑杰夫·桑亚尔则认为,目前中国的国内投资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对外投资。但随着国内投资增速放缓,中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面临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

  而“未来中国从‘输出产品’转为‘输出资本’,能够实现通过对外投资来解决巨额经常账户盈余的问题。”桑杰夫还补充称,人民币升值并不能纠正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反而会加剧这一现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投资”

  在此过程中,中国或一改“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旧形象,转而扮演“中国投资”或“世界投资人”的新角色。

  哈继铭预计,中国将为“丝路”经济相关项目中的基建提供金融支持,包括贷款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互换。

  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哈继铭认为,中国的建筑公司、设备和车辆制造商、建材厂商也都将受益。而过去为这些企业提供大量贷款的银行,也能通过这些项目提高贷款质量。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从政府到企业的财政转移作用,而获益企业大多数因正饱受产能过剩之苦,在股市中的估值目前也较低。”当然,其中也有风险。哈继铭说,包括贷款违约风险、这些货币互换国家的货币贬值风险等。

  “中国占全球投资份额的不断提升,并非由于吸纳了大量的全球资本,而是源自庞大的国内储蓄支持。这就是中国在维持高投资率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输出的原因。”德银称。

  而此背景下,世界如何吸收来自中国的巨额经常账户余额将决定下一轮经济扩张的态势。德银认为,即使全球各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中国如此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压低资本的长期成本。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