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上涨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4年12月21日 13:30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A股上涨得不亦乐乎,找理由的人照例是一大帮,流动性宽松导致的资金驱动型牛市、改革红利牛市、情绪乐观带来增量资金源源不断……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遭遇满仓踏空的尴尬,散户却是越胆大越赚钱,这波牛市,你只要敢于狂追券商股、建筑股、航空股、运输股,就几乎没有不赚钱的。为什么公募等机构投资者遭遇满仓踏空,而大胆的散户投资者、游资和大户、产业资本却赚得盆满钵满呢?

  从基本面来说,中国经济整体上仍然是下行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传统的周期性产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这些产业从趋势上肯定是向下的,但大量新兴产业要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产业交替之际,经济基本面不大可能出现特别乐观的情形,何况中国经济的增速正进入由10%以上向7%靠拢的换挡期。从资金面来说,尽管央行降息,但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社会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牛市这一说法只能部分说得通,因为这不必然导致企业的盈利状况立马转好。上述这些条件都不足以支撑一波较大的牛市,从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看,他们大部分的仓位仍然集中于新兴产业,除了金融、地产等行业基金,重仓金融、建筑、航空这些板块的基金其实并不多。

  问题只有从A股的增量资金来看,这些增量资金包括境外资金、国内的产业资本、游资、大户等。沪港通的推出,使得A股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增强,相比估值动辄五六十倍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来说,境外资金肯定更青睐于估值便宜的蓝筹股,但境外资金无论如何成不了A股市场的主力,起不了大的风浪。

  实际上,这波牛市的增量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于产业资本。由于社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不少企业转向了低估值的股票市场。大量投资房地产的资金也在寻找出路,从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也撤出来不少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是来自于产业资本。新兴产业的股票估值动不动就是五六十倍,甚至上百倍,性感的故事讲得是天花烂坠,或者并购重组的故事一大堆,但这些对深谙实业之道的产业资本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他们更讲究便宜。看着估值不到10倍,甚至不到5倍的蓝筹股,而且ROE超过20%,产业资本怎会不动心呢?在产业资本的眼里,便宜才是硬道理,要是这个东西既便宜质量还不错,那就简直是物美价廉了。蓝筹股恰恰符合他们的标准,因此,你会看到产业资本的钱一个劲地往蓝筹股扑,银行、券商、钢铁、建筑、航空、煤炭、有色……这些板块都是周期性加强的产业,比如煤炭行业如今的日子就超级难过,但它们足够便宜,也入得了产业资本的法眼。

  但在公募基金等存量资本的眼里,周期性产业趋势是向下的,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这些板块最多也仅仅是超跌反弹的机会,从长远看,新兴产业仍是唱主角的,尽管目前不少新兴产业类个股估值很高,但贵有贵的道理,估值高可以通过不断增长的业绩来进行摊薄。

  作为存量资金的公募基金仍然是沿用过去两三年的思路,也就是研判未来趋势来决定资产配置,而作为增量资金的产业资本则是用“便宜就是硬道理”来进行资产配置。两种不同的资金选用了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只不过产业资本来得格外凶猛和强大,以至于低估值的蓝筹股成为这波牛市的主力,而重仓新兴产业类股票的公募基金则遭遇满仓踏空的处境。

【编辑:张司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