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信证券披露新三板做市“军规” 成长性要求超创业板

2015年05月13日 14:0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每经记者 王砚丹

  近日,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在股转系统发布了2014年度新三板业务工作报告,其中不但披露了公司新三板业务部门架构、业务体系及人员配备情况,还介绍了公司目前做市项目选择标准。其选择之严格,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创业板上市条件。

  成长性为做市首要条件

  具体而言,中信证券的做市项目选取包含六个条件:第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第二,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第三,最近一期净资产不小于2000万元;第四,最近两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且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30%;第五,挂牌公司所属行业符合“两高六新”的(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和“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可优先考虑;第六,信息科技、生物与新医药行业的拟做市标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具备更加显著的成长性。

  而创业板目前的上市条件中,对关键财务指标的要求则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净资产不得低于2000万元。

  可以看出,中信证券选择的做市项目标准,在盈利要求方面与创业板上市条件大同小异;但对于成长性的要求则增加了“最近两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且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30%”的标准,则较创业板更高。从中可以看出,中信证券在选择做市项目时也是煞费苦心。

  今年中信做市资金约10亿

  按照中信证券选择做市项目标准来看,能同时满足上述财务指标的挂牌公司并不多见。

  截至4月30日,已公布2014年年报的2320家挂牌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184.80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2013年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做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为7%,较2013年回落了16.4个百分点;协议企业增速为11.5%,较2013年回落了1.5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8.0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较2013年上升14.1个百分点,其中做市企业的净利润增速为30.1%,较2013年增长了15.7个百分点,协议企业增速为21.3%,较2013年增长了13.4个百分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同时达到中信证券上述财务指标的挂牌公司只有约440家。当然,中信证券也给予了第五、第六的财务指标宽限条件。

  报告还显示,2015年4月底,中信证券做市股票总数达到35只,实际投入做市资金累计达到约3.9亿元。公司后续计划在2015年继续扩大做市规模及投资力度,拟用于做市的资金总规模将达到约10亿元。

  分析师对新三板后市存分歧

  尽管中信证券雄心勃勃,不可否认的是,自4月7日创下历史高点2673.17点之后,新三板做市商指数——三板做市(899002)陷入了一轮大规模杀跌之中。4月28日最低下探至1800.93点,区间最大下跌近900点。尽管5月以来有所企稳,但仍在1900点附近低位徘徊。

  对此,原来一致看好的券商分析师也对新三板目前看法产生了分化。

  如齐鲁证券就指出,短期价格通过投票决定,长期价格通过称重决定。从年报这份最有含金量的“称重表”来看,新三板的盈利增速好于创业板,做市股票仅有9家亏损,亏损率为3%。从股转系统等方面来看,政策利空即将出尽,布局新三板业务正当其时。2014年创业板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和16%;营业收入增速好于新三板,但净利润增速弱于新三板。

  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新三板团队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新三板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仍然属于初创企业,初创企业有可能一时间发展得很好,但也有可能很短时间就销声匿迹,就如前几年非常火爆的团购网站一样,红极一时,但如果容易被复制且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持续经营风险。“即使是有了做市交易,但在新三板过高的门槛下,流动性仍然有问题。目前将新三板视为初创企业板,或是PE、VC的一个退出平台比较恰当。”

  截至5月12日收盘,新三板共有挂牌公司2395家,其中协议转让2087家,做市转让308家。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