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企改革目标方向已明 顶层设计方案进入倒计时

2015年07月23日 09:15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尽管社会各界对国企改革新政望眼欲穿,但中央层面的国企改革方案迄今未能出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近40多天内四次就国企改革作出指示,不仅纠正了当前社会上对于国企改革的一些错误认识,更为进一步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国企改革划定了红线、明确了底线,指明了方向。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已经历了两轮改革:第一轮主要是通过关停并转,使大多数亏损国企摆脱困境,堵住了国有资产的“出血点”,国有企业退出了一般竞争性领域,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轮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战略重组,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愈加明显。

  此前的国企改制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利益输送的个别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流失,一些人因此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和误区,甚至反对改革;有的人只要一提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就觉得是“国企吃掉民企”、“推进私有化”,或者简单地“一混就灵”;央企限薪,本意是调整不合理的薪酬结构,也在个别单位搞成了“一刀切”,从上砍到下,基层一线员工也未能幸免。

  由于这样那样的误读错判,国企改革进展并不顺利。习近平主席近日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将成为以后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不同阶段的改革固然有不同的主题架构,但改革的目的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本轮改革从总体上来说不是削弱国有经济,更不是搞私有化,不是搞国退民进,而是借助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

  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是国企改革的核心要求和关键。健全包括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员工激励等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助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民共进。

  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是对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要求。国有经济要更好发挥经济运行主导作用,一个有效的形式就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目标和方向都已明确,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应该不用再等很久。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