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证券腐败频发 官员内幕交易为亲友炒股谋利

2015年09月17日 07: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期,国内股市大幅波动,公众对于维护资本市场公开透明、保障股市稳定健康运行呼声渐高。然而,一些官员及其亲属在股市交易中违规获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资本市场腐败现象为何禁而不绝,又该如何完善“高压线”,堵住隐性牟利渠道?

 

资本市场缘何“鬼影连连”

  在近年的审计报告中,官员谋取隐性利益、搞内幕交易的现象已被多次披露,其中为亲友谋取炒股福利更被列入“重大违法违规(纪)问题情况”。

  审计署网站今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利用各种“软权力”牟利是审计移送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之一。党政干部通过掌控国有资源储量、建设发展规划、证券市场交易等未披露信息,以及设定相关交易准入标准等不当获利,此类问题涉嫌个人非法牟利50多亿元。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有的借助内幕交易或关联交易侵权牟利”;2013的报告显示,权钱交易趋向索取投资入股、业务垄断、矿产开采等巨额利益。

  法规制度红线缘何屡被破坏?违规行为隐蔽性强、监管不力、查处困难及部分官员警醒意识不够是主要原因。

  一是违规交易隐蔽“法术”多。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特征:部分涉案金额、非法获利特别巨大;涉案人员已涉及多类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出现多环节调配资金、频繁变换交易方式等隐蔽性较强,以及内外串通共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

  “一些官员及家属能更早更方便地接触到非公开信息,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通过低买高卖等形式,获利空间巨大。有的则为上市公司的许可审批、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等打招呼、提供便利,而其亲属获得投资机会或股权,或者让企业“先发财后回报”,进行利益输送,形成腐败期权化。”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教授庄德水说。

  二是监督不到位。目前,证监会的权力结构不科学,决策和执行权分配不合理。“个别监管机构的干部本身就参与内幕交易或者存在违规行为,这必然导致监督的空白。”反腐专家李永忠说。

  三是刑事立法和司法应对不足。四是干部警醒意识不够。

 

“打鬼”应出硬招

  面对对资本市场冲击大、负面影响广的证券腐败问题,须多管齐下加强防范。一是强化法规制度落实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警示效应。

  二是填补法律漏洞,提高司法应对能力。法律学者闻志强认为,事后打击和提前预防并重,完善相关法律和司法程序:坚持法定入罪标准与司法实践追诉标准的协调、统一;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刑罚制度;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最大限度发挥“行刑合力”;加强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

  三是完善监管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公开透明,推动技术监管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将各种隐性权力晒在阳光下。

  此外,还应加强官员自律,维护公共利益。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