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市无风不起浪 投资机构须细辨三大原因

2016年04月26日 16: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阎岳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A股在3000点位置呈心电图走势,资金耐不住寂寞,于是商品期货上演“一飞冲天”。上期所、大商所和郑商所认为商品期货的集体暴涨已经“脱离基本面”,于是三大交易所的监管之手接连出招,包括保证金上调、涨跌停板上调、交易手续费上调等。

  对于商品期货的暴涨,笔者以为,站在不同角度、站在不同群体可以对其作出三方面的解释。

  首先,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商品期货上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它们的需求在增加,这可以视为判定实体经济正在爬出谷底的一个重要依据。

  其次,对于一线监管层来说,它们认定商品期货暴涨已经“脱离基本面”,需要动手加以限制,以防市场风险积聚重蹈股指期货之路,属于“正当防卫”。

  第三,资金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它们的流向是不可以完全用基本面因素来解释的。这其实就是商品期货的价值发现功能。

  至于这三种解释孰优孰劣,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但监管层的措施已经出台,各路资金必然会足够重视,于是发生了这样一幕:上海期货交易所回应2016年4月25日早盘期间,由于会员集中登录,上期所交易系统发生拥堵现象,造成个别会员席位报单发生一定程度的拥堵。此现象于9:20得到缓解,目前会员报单已恢复正常。

  对于市场风险或潜在风险的化解,无非是“堵”和“疏”两个途径,前者立竿见影,后者需要在政策上进行权衡、改革,见效较慢。由此可见,“疏、堵”结合才是最现实且有效的方法。而中国金融市场就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中国居民、机构不差钱,我国的储蓄率每降一个百分点,都可以在各个市场掀起风浪。那么,在降低储蓄率成为既定方针之后,这些释放出来的资金该流向哪里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楼市、股市、期市,还是股本融资市场或农产品市场?笔者以为,在这几个市场里,股市或者股本融资对于资金的吸纳能力最强。监管层力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正是为了吸纳这些巨额资金。这也就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屡次在不同场合阐释发展股本融资市场的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三个期交所已经对商品期货采取了监管措施,未来它们的走势或许会逐步回归常态。但此次商品期货的暴涨值得资本市场参与各方继续深思。

  行文至此,笔者想到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日前在深圳召开部分机构座谈会时提出的要求。他要求,各市场机构要恪尽职守,切实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法定义务,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士余的这些要求显然也适用于期货经营机构,当然也包括监管机构。

  (阎 岳 )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