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评论:公募牌照热的冷思考

2016年08月29日 15: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盈利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虽然几家大公司仍然保持了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但整体来看,熊市里基金公司日子难过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募基金牌照仍然诱人,各路资本扎堆递交申请的情况并未改变。生存环境的冷与公募牌照的热,两者对照,颇令人玩味。

  证监会公示信息显示,国内目前已有104家基金公司成立,正申请公募牌照的公司尚有31家。在这些排队等待的公司中,股东方既有险资,也有券商、信托,还有不少私募基金。可以说,各类金融机构都对公募牌照虎视眈眈。

  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的基金公司经营情况来看,赚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华夏、易方达等老牌公司仍然取得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但多数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下滑,一些公司下滑的幅度甚至超过了50%。收入的下滑在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下并不奇怪,而经营成本的刚性使得基金公司很难通过控制成本优化利润。因此,除了那些已经形成品牌优势的老牌基金公司,以及具备某方面独特优势或特色的基金公司,如拥有余额宝的天弘和银行系基金公司,股东资源或支持不够的基金公司很难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

  老基金公司尚且日子难过,新基金公司要想盈利就更困难了。那么,吸引各路资本申请公募牌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公募业务范围广泛,通过子公司更是可以延展到除信贷外的各类金融业务。不过,随着子公司政策的收紧,这方面的牌照价值有所下降。也有观点认为,公募基金的收费模式可以旱涝保收,熊市背景下反而具有吸引力。对于那些具有股东资源的公司,这种说法有其逻辑,但并非普遍适用。

  实际上,公募基金行业作为目前最市场化的金融子行业,其透明性、规范性和灵活性可能才是最吸引人的。不排除有些基金公司的股东出于监管套利的目的申请牌照,但从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类公司最终都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立足。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