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写真:在北投“梅庭”品读“一代草圣”

2012年10月18日 1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0月18日电 题:在北投“梅庭”品读“一代草圣”

  中新社记者 杨杰 陈立宇

  溪流潺潺、古树参天的北投公园周边,艺文场所林立,辛亥革命元勋、“一代草圣”于右任唯一在台的留存建筑“梅庭”,即隐于溪光山色间。

  一个周末,记者慕名前往。从为人熟知的北投温泉博物馆向地热谷方向前行两三分钟,一座深棕色日式木建筑映入眼帘。宅邸门柱上,于右任亲题的“梅庭”两个大字,飘逸遒劲。

  “梅庭”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当时为日据时期日本高级军官的寓所。寓所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日式木构架屋舍,曾设一座温泉澡堂,有大量的落地窗;下层则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防空洞。后院绿树成荫,幽雅苍郁,俯临北投溪,水流潺潺。从1952年起,于右任常来此避暑、避寿及避开关说。他去世后闲置多年。近年来,台北市政府耗资近2000万元新台币进行整修,于2010年初正式向民众免费开放参观。

  换上室内拖鞋,恭谨入室,有淡淡木香和墨香扑鼻。正在举行的“书道丰标—于右任134岁冥诞纪念特展”,立刻将记者带入于右任磅礴大器、雄视古今的书法艺术中。展品包括中堂、对联、横幅、手卷、扇面、书札、用笺,以及制作成邮票的斗方等各类书法形式,十分丰富。“后天下之乐,铸大道之行”、“贤者处世能三省,君子立身有九思”、“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新诗出谈笑,万象听指呼”……一件件用笔简淡、形态优美的草书艺术,是于右任多年推行标准草书的实践和成果。

  导览志工黄玲琴告诉记者,于右任曾于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推行“标准草书”,并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干字文》风行一时。正在举行的特展以“书道丰标”为主题,即取自于老制订及推广“标准草书”的不辍力量,以及他在各类书法作品中雄奇宏伟、潇洒灵动的丰富性。展品更体现其从容闲适、慈悲为怀的品格,以及对人心的激励启发、生命变化的感慨。

  志工说,虽然这些展品中仅有两三件真迹,其余是复制品,但于老的精气神和书法艺术,则表达得淋漓尽致。

  “庾信文章老更成”。习字70余年从不间断的于右任,到晚年时书法艺术终臻化境。对他的书法作品,人们倾慕不已,以求得其墨宝为荣。不少商号或庙宇也争相求字题署,以利日后长长久久。在台北市,至今仍可看到“鼎泰丰”、“行天宫”、“普济寺”等匾额,均为于老亲笔写赠。

  800多平方米的庭院中,十多株樟树、榕树参天,仅有两株梅树,系台北市长郝龙斌与于老幼子于中令在2010年1月所植,虽不显眼,但青幽茁壮。这里何以名为“梅庭”?记者求教于导览志工。她说,对此人们已知之不详。有人曾问诸于中令,他说只知道父亲很爱梅、兰,可能是因此命名。他更回忆说,“梅庭”是其父与地方人士交流场所,不少人向他求墨宝,父亲几乎都是现场挥毫,让这里成为文人书法爱好者聚会场所。

  赏罢书法,导工又不厌其烦地给记者指点:“大门已经换了方向,原来的在这边,封起来了”,“起居室的大书桌是根据当年使用的式样复制而成”,“下面还有一间地下室”……让人感叹流年似水。

  “梅庭”景色极佳,时有温泉的硫磺味儿飘过。秋日的下午,不少观众坐在木隔棂前的长凳上静养神思。或许,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更能体悟到“一代草圣”当年的心境。(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