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作家湖湘文化行:探文化源流 叙两岸亲情

2014年05月04日 1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两岸作家湖湘文化行:探文化源流叙两岸亲情
两岸作家在岳阳楼前合影。 杨胜云 摄

  中新网长沙5月4日电 题:“两岸作家湖湘文化行”侧记:探文化源流 叙两岸亲情

  作者:杨胜云

  “五一”前夕,来自海峡两岸的18名作家历时十天,参观走访湖南长沙、韶山、娄底、衡阳、永州、湘西、张家界、岳阳等地,一路探寻湖湘文化源流。在2100多公里的的行程中,两岸作家真切感受到湖湘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更深刻体会到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和浑然天成的文化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作家创作的优质土壤”

  本次湖湘行活动首日,两岸作家参访了千年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并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作家的社会担当等进行座谈。

  “如果台湾‘去中国化’,那么剩下的台湾很空洞。”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绿蒂表示,“历史向来存精去伪,逆潮流而动难以长久”,他希望两岸作家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通过作品来改变社会风气,汇聚时代力量。

  湖南省作协一级作家余艳同样认为,两岸作家文化同源,文脉相通,通过这次湖湘文化行契机,定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共同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在谈到如何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时,台湾小说家陈祖彦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作家创作的优质土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得益于中国式的叙事方式,相信通过此次创作采风活动会让大家获取更多创作灵感。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两岸作家深入了解彼此社情民情风情提供了良机,为时代而歌,就要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搞创作。他认为,创意方面大陆要积极向台湾学习,但台湾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是连结两岸关系最牢固的纽带,“相信破解两岸关系障碍的钥匙就在文化”。

  文化胜景触动满腹诗情

  “风,轻吟着千年不辍的弦歌,雨,湿漉了古典的书卷气息,故人是我,来沉思书院里数不清年轮的老树。”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绿蒂第三次访问岳麓书院,有感而发诵出上述诗句。他说,湖南山河壮美,人文荟萃,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美名。

  到访韶山,雨后天晴,山花烂漫,人潮如海,来自北京的出版人袁周触景生情,写下《水调歌头·韶山》:“杜鹃艳,峰峦翠,春已深。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自分明。小风小浪何惧,大本大源天定,服务人民理最真。窗外梅花落,浩气满乾坤。”

  湘西德夯峡谷的问天台相传是屈原作《天问》的地方,当两岸作家登上四望绝壁的天台时,不禁连连发出惊叹声。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两岸作家排队近两小时才登上百龙天梯,当在山顶看到根根耸立的石柱石峰和云蒸霞蔚的景色时,纷纷表示,“就算再漫长的等待,都值了!”

  登上岳阳楼,两岸作家通读壁上诗文,深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所感动,并在楼前合影纪念。“昔日河山多在梦中,如今河山就在眼前。”台湾作家龙影感慨,只有开阔眼界、放宽心胸,才能写出好作品,“作家艺术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润和壮丽山河的涤荡,胸怀有多宽广,境界就有多大。”

  “中国文学最动人之处在于人情之美”

  湖湘文化行采风创作活动前后十天,两岸作家踏访了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一路上朝夕相处,诗文唱和,生疏感渐渐消弥,感情更加浓郁情。

  “中国文学最动人之处在于人情之美,此行最大的体会也在于人情之美。”台湾作家林少雯感言:“这是两岸一家亲的自然流露。”

  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方雪梅说,近距离和台湾作家打交道,每个人都那么亲切、温文尔雅,好像前生就认识大家一样,“有一种在台湾多了好多家人的感觉”。

  台湾小说家陈祖彦年届古稀,登山越岭不甚方便,在两位湖南女作家精心照顾下,登上衡山之巅祝融峰,兴奋之余,写下了诗歌处女作《我登上了衡山》:“我登上了衡山,细雨来了!雨中朋友们扶持我,友情成了主角。我遂不敢夸赞我多勇健,只能叹友谊多好……”

  陈女士表示,此行所见所闻,更加感受到了“大陆人真的在关心台湾。”台湾作家龙影说,此行感触最深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莫以善小而不为,应为国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中国白石画院院长赵岳表示,此行很多细节都藏着感人的画面,虽然一下子画不出来,但两岸同胞一家人的点点滴滴都在心中,“今天播下种子,将来就会收获。”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