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张志军访台让两岸和平趋势更不可逆转

2014年06月16日 11: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近日宣布,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将于本月23日参访台湾,停留4天3夜,初步以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为主要参访地点,途经彰化县,在新北市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进行第二次首长会议,并分头会见朱立伦、胡志强、陈菊3位市长,与大陆配偶、原住民、宗教人士、农渔民交流意见。张志军此行是国台办现职负责人第一次访台,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也是大陆对台政策更具信心、更趋务实的具体展现,也将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可谓意义深远。

  一、张主任此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两岸共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政治基础不断巩固,两岸之间各项交流合作不断密切,终于促成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在今年2月首次登陆南京、上海,实现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首次正式会面(即首次“张王会”),并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等积极共识。此后,各界对张志军主任访问台湾一事一直翘首以盼,希望张的台湾之行早日实现。现在,张主任访台行程的确定,即是一次回访性质的行程,更是一件顺应各界呼声、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潮流和必然举动。香港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也认为,“两岸关系不发展与积累到一定的水平,国务院台办主任访问台湾就不可能实现”。

  二、张主任此行显示大陆对对台工作更有信心

  当前,受岛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两岸服贸协议”迟迟无法通过岛内立法部门的审议生效,岛内一些人甚至以“学生运动”、“社会运动”抵制两岸关系的深化,不少观察人士都担心,复杂多变的形势让两岸关系仍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甚至在张主任访台行程公开之前,一些舆论还在忧心张主任能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参访台湾的愿望。在此形势下,张主任决定深入岛内,从北到南参访展开4天3夜的行程,这充分表明,今年2月“张王会”所达成的“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正在发挥正常功能,大陆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沟通机制运转顺畅。同时也显示,大陆对广大台湾同胞有足够信心,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具有足够信心。当然,张主任的信心,反过来又必然会让各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增信心。

  三、张主任此行预示着大陆对台政策将会更“接地气”

  部门负责人深入第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是中共推进各项工作的一贯指导思想。过去大陆对台工作部门负责人虽一再表达过能到岛内实地考察的愿望,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根本无法实现。现在,张主任终于能以对台事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参访台湾,除与台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再次交换意见之外,还将广泛会见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人士,虽然时间短暂,但这不仅有利于岛内各界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更能使大陆对台事务负责部门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有利于大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岛内社会的各阶层对两岸关系的真实想法,更加准确地掌握岛内的民心脉动,从而使大陆今后的对台工作政策能够更“接地气”,更加务实有针对性,更有活力。而这种积极变化,又必将进加有利于落实“两岸一家亲”理念,更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

  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张主任参访台湾的行程不仅受到岛内舆论的高度期待,而且就连民进党也公开表态“欢迎张志军访台”,会对张主任的台湾之行“待之以礼”。这一方面预示着张主任的此次台湾之行遇到了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的重大新机遇,必将相当顺利圆满,另一方面也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产生的深远影响,已让岛内各政治势力不得不高度正视岛内民意的新发展,并认真对待。同时,由于张志军以国台办主任的身份访台本身是两岸关系一大突破,足以让两岸关系揭开新的一页,不仅具有极高的政治象征意义,而且也必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更加深入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今后岛内任何政治势力(除非只想永远的在野党),要想开两岸关系的历史倒车,都必将承担巨大的民意和政治代价,最后不得不三思后行。

  当然,张主任此次台湾之行,一方面因为是第一次,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暂,因此,我们对此次行程应该有一个理性预期。但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完全应该相信,张主任的此行必将再为两岸关系增添新的一页。(作者:党朝胜,系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