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楼上养老楼下治病 台湾托老经验的在地化实践

2014年12月18日 13:47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楼上养老楼下治病台湾托老经验的在地化实践
在麻将棋牌室里,护工正陪老人打麻将。

  长庚模式登鹭试水

  推窗可见开阔的蓝天海景,床铺、桌椅、卫生间等所有设施皆为无障碍设计,一旦生病下楼即可接受专业医师检查……今年7月份,厦门长庚护理院开门迎“客”,其便利的医养结合模式,让许多老人倍感温馨。

  年届耄耋的杜润仙是一位世居鼓浪屿的老人,自从老伴离世之后,就开始独自在厦门辗转租住。随着年岁渐高,他越来越难忍耐这种漂泊孤独的生活。今年7月,他住进了厦门长庚护理院,并决定不再搬家。

  “现在两个女儿都赞成我的决定,认为这条路选对了。”杜润仙介绍,他一位女儿身在美国,一位女儿患有尿毒症,不能常年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住进养老院之后,两代人之间的联系反而密切起来。原来,护理院配置了视讯工具,让老人可以随时跟家人视频通话,逢年过节或老人过生日时,还会联系家属陪老人庆祝。而这些细致入微的做法,大都源于长庚在台湾经营养生文化村的经验。

  厦门长庚医院护理部主任蔡来荫告诉记者,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医养结合、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累积了经验,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目前,这一模式正被移植到厦门长庚护理院。例如,医养结合方面,养生文化村选择在医院附近建设,厦门长庚护理院则直接设在了医院楼上;人身安全方面,护理院提供24小时监控,连楼梯安全门也采用了智能报警系统,杜绝失智老人走失;心理健康方面,长庚充分尊重老人的信仰、爱好,不仅辟出园圃供老人养花种菜,还专设佛堂供老人念经拜佛。

  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护理模式,让杜润仙老人最终选择在这里“定居”。现在,除了每天看报纸、玩手机、泡茶、散步之外,他还会唱歌、跳舞,或者泼墨写一幅书法、画一幅国画。除了结交到更多“伙伴”,他还推荐自己的同窗入住,可谓“旧友新知、和乐融融”。

  移植转化本土生长

  采访中,记者发现,长庚将台湾经验引入厦门后,也在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调整、改进和创新。

  “护理院的台籍员工只有一个,其他护工都在本地招收。我们希望,长庚带来的护理模式和经验能够实现在地化。”蔡来荫说。

  厦门长庚医院创办后,台湾长庚派出数十位资深护理人员到厦门,对本地员工进行培训,传授台湾护理经验;而厦门本地的优秀员工也被派往台湾交流、学习,这为护理院的创设积累了人力基础。

  此外,长庚护理院还引入宗教志工和社会志工为老人服务。“最近,我们又引进学生志工,陪伴老人做活动。”蔡来荫表示,小朋友的活泼可以带给老人朝气,让他们不与社会脱节。

  据了解,当前长庚护理院共拥有50个床位,开放全部区域后将拥有100个床位。结合地方文化,护理院还增加了麻将棋牌室,把餐桌设计成与轮椅契合的高度,方便老人沟通聊天、结交朋友。“未来,长庚还有可能在厦门建设养生文化村,届时还会融入护理院在地化后取得的经验。”蔡来荫说。

  两相融合有待深化

  不过,护理院开业之后,始终处于低调经营状态。至今,厦门长庚护理院只接收了11名老人。如果不是到长庚医院就诊,这几位老人大概也无从知晓医院楼上有这处“世外桃源”。

  蔡来荫坦承,尽管大陆相关部门、企业及民众都希望台湾养老护理模式尽快进入内地,但该过程并非一路坦途。首先,相较于内地,台湾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在大陆,护理人员按不同护理项目分工;而台湾护理模式中,每个病人、老人都有专职护理人员,以便熟悉掌握护理对象的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更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素质。

  然而,专业护理人员供不应求成为台湾养老经验在大陆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100个床位都满员,至少需要80位护理人员。”蔡来荫介绍,目前护理院的护理人员都拥有2年以上长庚医院临床护理经验,但人员只有20余名,因此先期收住的都是有基本自理能力的老人。

  其次,由于采取医养结合模式,护理院落地时申请的是卫生系统补助,而本土养老院大多享受额度更高的民政系统补助。此外,厦门已经有8家养老护理院纳入医保,长庚正在努力申请成为第9家,但还面临许多法规限制。

  记者注意到,按目前护理院的收费标准,有基本自理能力的老人伙食费800元/月、护理费600元/月,若居住在三人间床位费1800元/月。“长庚护理院面向中高端市场,与大陆同等级护理院相比,收费差别不大,甚至还会更便宜,因此在厦门的发展前景应当不错。”蔡来荫希望,今后在各方的努力下,两岸养老服务产业能破解难题,继续走向深化。(记者 周思明 文/图)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