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民党主席更替折射岛内政局变迁

2015年01月17日 18: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中国国民党1月17日进行党主席补选,朱立伦毫无悬念地顺利当选,成为这家百年老店的新“掌门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党已经历了5次党主席更替,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背后,都或明或暗地折射着岛内政局风云变幻,也牵动着两岸关系发展的“神经”。

  (一)

  公元2000年,国民党因内部分裂而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惨遭失败,首次丢掉在台执政权。在一片指责和质疑声中,李登辉辞去党主席一职。连战临危受命,代理主席职务并在2001年国民党首度党主席直选中高票当选。

  此时的国民党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方面刚刚丧失执政权,一方面宋楚瑜组建亲民党剥离了国民党一部分基本盘,加上李登辉早前推行“去中国化”严重侵蚀国民党的民意根基,导致实力大减。

  就两岸关系而言,民进党2000年5月上台后,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否定“九二共识”,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撕裂台湾社会,煽动仇视大陆,不断将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

  这一时期的国民党,与亲民党、新党组成泛蓝联盟,形成在立法机构的多数政团,对执政的民进党进行有效制衡,成为稳定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二)

  2005年7月,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击败“立法院长”王金平,当选新一届国民党主席,肩负起率领国民党“重新出发”的重责大任。卸下主席之职的连战,成为国民党荣誉主席。

  是时的国民党,刚刚经历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又一次挫败,党内人心思变,要求新生代接班的呼声高涨。正因为此,连战并未寻求竞选连任。但连战给后任者留下了巨大的“财富”。2005年春,在任期即将结束之际,连战抓住历史机遇,应邀首访大陆,开启了举世瞩目的“和平之旅”,携手中国共产党迈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一步,为国民党开辟了新的天地,也为日后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迅速推进两岸关系取得实质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英九“掌舵”国民党后,随即举行的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将“胡连会”所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列入国民党政策纲领,成为国民党对两岸愿景的庄严承诺。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马英九与王金平在主席竞选过程中的激烈对决,国民党也就此埋下了“马王之争”的阴影。

  (三)

  2007年4月,吴伯雄接替因“躺枪”卷入弊案而请辞的马英九,当选成为新一届国民党主席。而马英九则不堪莫须有的“特别费贪腐”罪名,在愤然辞去党主席的同时,毅然宣布参选2008年台湾“大选”。当时各项民调显示,他的声望不降反升,而且随着后续调查还他清白,其超高人气一直持续到他成功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之位。

  老当益壮的吴伯雄,肩负起举全党之力辅佐马英九赢得“大选”的重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吴伯雄率领国民党继续团结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界人士,与大陆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作出了宝贵贡献。

  (四)

  2009年,已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为促进党政紧密合作,出马参选并成为国民党主席,开启了“党政一把抓”的时代。卸任的吴伯雄则“加冕”荣誉主席。

  当时的分析认为,马英九希望通过身兼两职,协调、理顺“党政”关系和“行政立法”关系,改革国民党,切实落实其施政理念。不过随后事实证明,他的设想可能过于理想化,在实践操作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013年7月,马英九连任当选国民党主席。他此时的主张是“改革不能中断,责任必须承担”,希望继续贯彻“以党辅政、党政密合”。但此时马英九声望已出现明显下滑,选举中有1万多党员投下废票以示抗议。随后,马英九和王金平爆发了“九月政争”,党内矛盾更加凸显,这也为国民党接下来的“惨败”埋下了隐患。

  (五)

  2014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堪称国民党最新一次党主席更替的导火索。

  在此次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国民党在22县市中仅保住6席县市长并失去最重要的台北市,民进党则赢得13席县市长。不啻于“雪崩式溃败”的选举结果一出炉,“马英九必须为败选负责”的声浪扑面而来。马英九随即请辞党主席。一个多月后,2015年1月17日,朱立伦高票当选国民党新一届党主席,国民党就此进入“朱立伦时代”。

  目前,台湾已进入新一轮选举周期,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新一届立法机构选举已迫在眉睫。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接手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无疑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他如何带领“百年老店”浴火重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俞菁 关海平)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