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 携手推动民族复兴

2015年09月03日 14:3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层面纷纷展开各种纪念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9月1日会见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连战等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时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两岸同胞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团结一心、维护胜利成果,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习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及两岸人民携手合作的结果。海峡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以及台湾同胞参加大陆方面的抗战纪念活动是非常自然而且自豪的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坚持民族大义超越狭隘政治歧异

  昔日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最终赢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民族大义,超越了狭隘的政治歧异。之后由于国共内战延续下的政治对立使得两岸之间存在一些意识形态纷争,长期以来争夺中国“正统”、“法统”或合法代表权等问题,两岸各方在价值、立场、权力及利益等方面的歧异构成了两岸历史恩怨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两岸人民之间的“心结”。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纪念活动,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的制高点上,是要让人们认清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让我们铭记历史教训,和平、进步与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外敌入侵、民族存亡之际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守土卫国,而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则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提供着生存、发展与尊严的保障。如今纪念抗战胜利,就是纪念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彰显的是民族大义。若以狭隘的一党一派一人的政治立场去质疑和否定抗战胜利以及纪念活动,是极其自私的。

  共同纪念抗战阻遏“台独”分裂言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回应日本政府质疑时表示,全世界都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应当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国际层面,正如一些国家领导人在来华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所表达的那样,要防范纳粹主义、军国主义等“右翼”势力复活和扩散而危害和平。而在两岸及岛内层面,马英九在参加岛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也曾表示,“侵略的错误或可原谅,但是战争的真相必不能遗忘”,两岸更要阻遏分裂势力操弄“台湾地位未定论”、“皇民史观”、“殖民有益无害论”、“日本祖国论”等,还要防范岛内分裂势力与外部“右翼”势力勾结进而出卖和危害中华民族利益。国际社会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都是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历史真相、维护共同胜利的成果,绝不容许有人企图篡改历史,不容许肆意对一些事件进行毫无根据的曲解,更不容许美化侵略战争及其帮凶,不容许“右翼”和“台独”势力玩弄地缘政治的把戏,这不仅关系到正义与和平,更关乎中华民族尊严和台湾人民切身利益。

  共同书写抗战历史助推两岸和解

  不可否认,两岸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认知、立场、价值等方面存在诸多歧异,两岸结束政治独立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对于历史尤其是国共两党合作及两岸人民携手抗战历史的共同研究、共同书写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习总书记号召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强调共同立场,走出过去历史的恩怨,迈向未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共同纪念抗战胜利活动。两岸共同书写抗战历史,首先确立抗战胜利是国共合作、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一基本共识和共同立场,其次再去探讨所谓国共之间、两岸之间的功绩主次大小问题,决不能因为所谓主次大小的争议去全盘推翻中华民族共御外辱的共识,这就如同两岸之间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目前,大陆方面已经充分肯定抗日正面战场的功绩,随着两岸共同书写抗战历史,发掘历史真相,两岸对历史诠释的分歧会缩小,重建两岸共同史观,而且这种分歧解决方式也能够外溢到其他两岸纷争的化解上,进而逐步打开两岸人民之间的“心结”。

  民族复兴抚平两岸心理创伤

  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缅怀过去悲壮的历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抚平两岸心理创伤、化解历史悲情。近代中国因落后而挨打,台湾被迫割让给侵略者,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归属感与政治现实相矛盾,产生了“孤儿意识”与“弃民意识”,而大陆人民的挫败感与紧迫感也是与日俱增,这是两岸心理创伤和历史悲情的原点。以甲午战败及割台为分界点,中国人由追求“富国强兵”转向“救亡图存”,中国人不仅要抵御外侮,更一直面临内部路线纷争,从“维新”与“革命”之争到国共内战,而台湾问题则是这种内外斗争历史下的产物。回顾历史,“创伤”与“悲情”在于“殊途同归”历程中,国人不以“同归”而理性对话、凝聚共识,却因“殊途”而敌对分裂;更在于列强之侵略、干涉如影随形,成为中国人追求统一、富强的最大阻碍与不利环境。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彰显了这一更为宏大的历史“境况”与背景,台湾人民的“悲情”意识、“出头天”愿望不是大陆“打压”的结果,而是百余年来中国人追求富强、自立、统一、民主与尊严的一种体现和一个方面,两岸的心理创伤与历史悲情本质上是同源的。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从根本上消解两岸心理创伤生成与存在的环境,进而开创出美好未来。(作者:王鹤亭,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

【编辑:吉翔】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