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排斥”还是“管控” 该信蔡英文哪句?

2016年01月05日 08: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蔡英文选前最后一次政策宣示:从未排斥与大陆经贸往来,但要注意风险管控。

  听上去合理。但是,不说从前,就说蔡主席任上,围攻“陈江会”协商、支持“反服贸”、喊出“两岸破冰,人民破产”口号……这是“不排斥”还是“管控”?

  因此,合理怀疑,她要的到底是“排斥”还是“管控”?

  在两岸“铁幕”时代,台湾奉行不接触、不谈判,没有“风险管控”问题。随着两岸往来的大门被滔滔民意冲开,“管控”便如影随形,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决定着台湾的生计。

  1996年,“管控”的政策是李登辉时代的“戒急用忍”,这四个字扼杀了当时台湾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这个计划本欲构建大陆改革开放之初需要的窗口与平台,但“戒急用忍”宣判此举有碍“经济安全”且导致“技术外流”。结果是,大陆的GDP由当时台湾的2倍成长到现在的20倍,台湾的“中心”计划早被替代。

  2000年,陈水扁在台湾企业界的压力下把“戒急用忍”替换成“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听起来也不错,可惜实际做法却是“有效管理,消极开放”。结果,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中日渐边缘化,外来投资直线下降,出口失去竞争力,经济出现50年的首次负增长。

  回溯以往,蔡主席的“不排斥”与“管控”思维其来有自,理由听起来都不陌生:希望对台湾经济、安全的风险有好的应对机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和大陆来往,哪怕是在商言商,也会有“安全”风险?如果是这样,如何“不排斥”?

  也许笔者杞人忧天,但有“戒急用忍”、“积极管理”在前,对于“不排斥”和“管控”的真实意涵确实要多琢磨一会儿。听话听音,尤其是话说两面、磨棱两可的时候。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德,更是政治人物让人尊重和信任的德行。期待这一次的“不排斥”真是言为心声。毕竟,两岸和气生财,总比不相往来好。善良的人请举手同意!(陈晓星)

【编辑:朱念】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