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京汉两岸青创基地频出招 解台青“登陆”创业难

2016年05月19日 1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董会峰 杨程晨)北京、武汉的三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负责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台湾青年在“登陆”创业过程中,亮点频现但困难仍在。希望通过相应政策、服务帮助台青早日融入大陆创业潮。

  2015年,国务院台办在大陆分三批设立21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及一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入驻其中的台青创业者逐渐受到关注。

  湖北东西湖区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作为大陆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两岸青创基地,为台湾创业者提供多种便利和服务,通过举办活动、频繁交流主动与台湾业者增加接触面。

  该基地主任姜舟有过统计,此前,台湾创业者在大陆创业的各类手续办理比照外资,周期从申请注册公司到取得正式批件少则需四个月,多则半年。

  “他们注册所用时间是大陆创业者的三倍。”北京市台办调研员郑实也提到,有一段时间,没在大陆坚持下去的台青,不少是因为环节繁复、时间上“耗不起”。

  面对这些困难,东西湖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拿出“五个一”的“一站式服务”,即提供一个工位、注册一家企业、确定一个市场、找到一位投资人、合作一些伙伴。

  据姜舟介绍,台青只需提供台胞证、确定项目经营范围,基地有专人代办企业注册手续,时间已缩短至一个半月。基地成立以来,已有20家台资企业完成注册。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统一集团、远东集团等台企在湖北东西湖区设厂,加速了武汉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姜舟说,东西湖区政府和台商打交道经验丰富,愿意提供更多便利给予台湾的年轻世代。

  去年3月、8月,该基地分别在台湾高雄、苗栗举办创业者路演;9月,首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武汉举行。今年,该区政府设立1000万元人民币的台湾青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优秀项目。

  姜舟注意到,相较于零基础创业团队,有一定经验的团队“登陆”成功率更高。

  在郑实看来,远见育成孵化器是目前北京的两岸青创基地中发展较快的,未来发展可期。其授牌至今,已有20家台湾创业团队陆续和有意向进驻。

  全台资运营基地远见育成孵化器的母公司远见集团在大陆经营近30年。位于北京的金远见大厦留有100平方米面积,创业者来此可免费使用其中工位;基地周边,远见孵化器租下多套公寓,以低廉价格提供“创业之家”。

  “和‘孵化器’同概念的‘育成中心’在台湾比比皆是。目前,以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校孵化上下游业态已趋完整。”远见育成孵化器总经理陈冠融说,“台青中的创业氛围越来越浓。”

  该孵化器和拥有100多家台湾育成中心会员的中华创业育成协会长期合作,陈冠融将各育成中心的考核评估作为挑选项目“登陆”的标准。7月,孵化器将举办“京台创业大赛”,陈冠融说比赛不仅给优胜者提供孵化机会,也让有意向团队与大陆市场接触、降低风险。

  陈冠融将大陆青创基地孵化分为三阶段:提供空间、基础服务;立品牌、找通路、做行销;公开募股、资源整合。他说,许多基地都能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远见育成的优势在后两阶段,远见集团在大陆的多年经营可为他们提供资源。

  据统计,全部21家海峡两岸青创基地中,超过三分之一拥有台资背景,其中不乏威盛电子、联发科技等已在大陆站稳脚跟的知名台企。

  除引入台湾项目,远见育成孵化器中还有许多大陆创业团队进驻,其成员也可租住“创业之家”。陈冠融说,不分彼此的工作、生活环境可帮助台青迅速融入环境。

  东西湖台湾青创基地也采取类似做法,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基地大厦里,为大陆青年打造的“智造众创空间”和台青孵化器上下楼层相处。

  正在该基地经历孵化的力翰科学项目创始人吴志荣说,不能低估台湾人的学习能力,同大陆青年及时交流是台湾创业者学习的最佳方式。“就算不是创业者,来到新地方我也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作为北京最早被授牌的青创基地,中关村创业大街因其项目孵化周期短、团队流动性大,前来参观、路演的台青也多。

  北京海置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宁一负责创业大街相关工作,不久前刚从台湾多个创业论坛归来。在他眼里,台青创业意愿不浓,“真正在大陆落地的台湾项目还不多”。

  “所谓‘小确幸’使台湾新一代没有闯劲,但来创业大街看到大陆青年创业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李宁一强调,“台湾业者专业性高,具有国际视野,一旦坚定创业不仅成功率高,也会对大陆创业者带来正面影响。”(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