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告

台商困局之问——谁置台湾产业于危境?

2016年09月05日 23:2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题:台商困局之问——谁置台湾产业于危境?

  新华社记者陈键兴 赵博 刘巍巍

  台湾《中国时报》5日发表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的政策很明确是要阻却两岸产业往来,要企业“改西进为南向”,这恰恰可能置台湾产业于死地。文章以IC产业为例直言:两岸业者需要彼此投资参股,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技术、开拓市场,“否则,台湾产业危矣”。

  “5·20”以来,台湾业界和舆论已不只一次发出呼吁,希望新当局维系两岸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尤其是众多布局大陆的台商,更对当局上台后造成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相关协议协商停摆深感不满。“告急”之声,可谓不绝于耳。

  究竟谁置台湾产业于危境?权威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台商原有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大陆经济发展现状,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更好地把握大陆市场新机遇,以突破瓶颈。然而,由于台湾当局的原因,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受阻,增加了台商脱困的难度。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说,长久以来,台商投资大陆采取“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海外销售”模式,凭借大陆低廉的土地、人力和环境成本,在需求强劲的外销市场中持续获利。但近年全球经济下行,台商外销订单“告急”,旧有经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大陆倡导创新驱动经济的新模式,强调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无形中带动要素成本上涨。这两方面原因使台商经营难免遭遇困境。

  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单玉丽则认为,台商长期以来过于依赖代工,在开拓大陆市场时难以创立竞争力过硬的自主品牌,表现出升级换代能力较差的问题。

  “台商想要破解困局,就要改变陈旧发展模式,积极谋求转型升级。”曹小衡说,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内销市场是当务之急。实际上,近年来大陆台商不乏经营有道的成功案例,秘诀就是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开辟内销渠道。

  已在苏州发展15年的乐兰电子有限公司即为一例。台籍总经理邵威元介绍说,企业从事电子乐器生产,由于导入半自动化生产模式,基本消化了人工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喜的是,近年来大陆市场需求抬升,企业内销份额由过去的5%左右提高到近25%,而且同样的产品在大陆销售的利润空间往往高于海外。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741个,实际使用台资12.3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47%和33%。专家分析认为,大陆仍是台商投资布局首选,吸引力正从成本考量转向市场考量。广大台商已意识到,深化与大陆产业融合有助台商改变单一、封闭的产业模式,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近年来,大陆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台商转型升级,开拓内销市场。单玉丽指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台商信心大增。但由于岛内政治因素,ECFA后续的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后迟迟不能生效实施,两岸货贸协议商谈也受阻,造成台商丧失先机。今年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对两岸经贸持保守态度,更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协商机制中断。

  “两岸投资贸易自由化攸关台商能否把握好大陆发展新机遇,这一进程中断对台商而言是雪上加霜。”单玉丽说。

  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蔡宏明不久前在媒体上撰文说,台湾的优势出口产业受限于两岸货贸协议和争端解决协议协商中止,难以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优惠的待遇,台湾中小企业也无法适用较低关税输销产品,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不能忽略。

  曹小衡认为,民进党当局对两岸经贸互动持保守态度,提出所谓“新南向政策”,但实际难以有效推动。而大陆主导的“一带一路”是“实打实”的政策规划,推进有度、成效显著。台商想开拓东南亚市场,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可更为实际地分享政策红利。

  台湾知名企业家林文伯不久前也直言:若两岸可以合作,台湾半导体产业可以活得更好。“新南向政策”与半导体业无关,当地没有产业供应链,市场也不成熟,根本没有生意,请问当局要业者去干什么?

  日前,《中国时报》再刊评论发出谏言:台湾新当局一味排斥、抗拒大陆,把台湾推离大陆更远,这绝不是好的策略。大陆好,台湾可以更好。“缺乏这样的领悟,或许是台湾持续向下沉沦的主因吧!”

【编辑:叶攀】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