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海峡两岸石获学术研讨会召开 传承海洋文化“活化石”

2016年09月08日 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海峡两岸石获学术研讨会召开传承海洋文化“活化石”
    9月8日,“崇武文化论坛·海峡两岸石获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举行,两岸石获专家学者实地走访位于崇武五峰村峰后自然村海滩上的“石获”遗存。 孙虹 摄
“石获”内建造的小“沪房”。 孙虹 摄
“石获”内建造的小“沪房”。 孙虹 摄

  中新网惠安9月8日电 (记者 孙虹)一水之隔的闽台两地,农耕、渔业生产方式一脉相承、互为补充。8日,海峡两岸石获研究专家相聚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分享、交流各自对于石获研究调查的成果,以期携手保护这项凝聚了先民生活智慧与优异工艺的宝贵遗产。

  石获,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构造,堪称人类渔业文明、海洋文化的“活化石”。其原理根据潮水涨退及鱼群回游特性,在海上筑起一道道的弧形石墙;涨潮时,鱼群会顺着海水流动进入“石获”觅食;退潮后,“石获”拦住了鱼群回游的路线,渔民借此捕获。记者了解到,世界上目前已发现600多座“石获”,其中仅台湾的澎湖岛就有400多座。

  “台湾称其为‘石沪’,最早在1696年就有关于石沪的文献资料记载。”醉心于台湾石沪研究的台湾澎湖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教授李明儒曾带领澎湖石沪研究团队,耗费近6年时间通过卫星影像、现地调查和历史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图文并茂地见证了先民的生活智慧。

  “大陆沿海地区可能还分布着诸多‘石沪’,只是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李明儒告诉记者,“石沪”技术是先民的生活智慧,也是海洋文化的象征。在澎湖、台湾,部分“石沪”还在捕捞使用,一部分已保护起来,成为旅游观光、乡土教材的景点。

  在当天举行的崇武文化论坛·海峡两岸石获学术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们实地走访勘察了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海滩上的“石获”遗存。记者看到,在退潮后的海边,一道弧线的长堤延伸了三四百米长。长堤由大小不一的花岗石混合垒起,上面长满了牡蛎、笠螺以及许多介壳类生物。这处于2014年8月才被发现的“石获”遗存,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两岸业界专家的关注。

  李明儒认为,“崇武石获主要是花岗岩筑成,且体积巨大,所以基础厚实,能够存在500多年。而台湾地区的石获大多是玄武岩、珊瑚礁,体积较小,再加上台湾多台风、地震,相对而言损坏程度比较大,要保留这么久也是很困难的。”

  明清年间,大量大陆居民向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一带迁徙,带去了包括石获在内的多种生产方式,尤其澎湖地区大部分居民为泉州、漳州一带后裔。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陈金良认为,“在崇武发现的石获年代早于澎湖200多年,也能验证海峡两岸的生产方式一脉相承。”

  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日渐枯竭,机械动力的发达、航海技术的精进、捕捞技术与装备的更新,石获的日渐荒废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在参观了崇武现存的石获遗迹后,李明儒十分振奋,“崇武峰后石获有家谱记载,建于明朝年间,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而且他们的渔主到目前还在管理,这是非常难得的。”

  对于如何更好保护现存的石获遗迹,李明儒表示,“以崇武峰后石获为例,虽然有部分石头倒塌,可是大多散落在附近,便于修整,而且当地传承人还健在,他们知道该如何修复。”同时他也呼吁相关部门及时善加保存修复,让美丽的石获地景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下去。(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