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新闻界名流黄肇松:两岸新闻交流,只能前进

2018年02月28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专访台湾新闻界名流黄肇松:两岸新闻交流,不能后退,只能前进

  中新社台北2月28日电 (记者 肖开霖 黄少华)“两岸新闻交流这30年也很辛苦,但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台湾新闻界名宿、《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近日在他位于台北市八德路的办公室向中新社记者细述两岸新闻交流的点滴。

近日,台湾新闻界名宿、《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在他位于台北八德路的办公室向<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细述两岸新闻交流的点滴。他认为,两岸新闻交流这30年也很辛苦,但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两岸新闻交流不能后退,要以30年成果为基,续推向前。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肖开霖 摄
近日,台湾新闻界名宿、《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在他位于台北八德路的办公室向中新社记者细述两岸新闻交流的点滴。他认为,两岸新闻交流这30年也很辛苦,但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两岸新闻交流不能后退,要以30年成果为基,续推向前。 中新社记者 肖开霖 摄

  1987年,两岸打破近40年隔绝,开放交流。大陆方面率先发声,欢迎台湾媒体来大陆采访。随后,台湾《自立晚报》的徐璐、李永得成为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

  三年后,时任《中国时报》总编辑的黄肇松率队第一次赴大陆采访,并在多方协调下,采访到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文章一经刊出便引起轰动。

  他回忆说,当时国际上有不少人想替两岸传话,“但我觉得,既然两岸已开放交流,就无需外人带话,两岸新闻媒体可以担当这样的角色”。

  “我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到大陆采访就能有如此成果”,黄肇松从此与两岸新闻交流结缘,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见证者。

  1991年,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因采访“闽狮渔事件”,成为首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中国时报》居间协助,黄肇松前往机场接机。

  “从机门到海关,500米的通关道路,范丽青、郭伟峰走了一个多小时,一两百位记者在机场进行了一场‘记者采访记者’的报道。”黄肇松说,当时他们两人的采访受到了全台关注。

  回顾两岸新闻交流最初的光景,现年70岁的黄肇松认为,新闻交流一直走在两岸交流的前列,“这30年,海峡两岸变化很多,受政治影响也很大,尤其台湾,政党轮替,起起伏伏,所幸有新闻交流,让两岸其他方面的交流得以维系”。

  随着双向交流序幕的拉开以及媒体驻点采访的开放,两岸新闻交流持续发展。在黄肇松看来,两岸媒体越来越在公共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

  他举例说,当年大陆发生“毒奶粉事件”,台湾反应很强烈,大陆驻台媒体据实报道,促成大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刻处理,迅速把可能对两岸人民健康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之时,“早收清单”部分备受关注。黄肇松认为,正是两岸双方的破冰之举加上两岸媒体的据实报道,让ECFA以一种透明的方式进行。

  黄肇松表示,纵观两岸新闻交流可以发现,它为两岸交流累积了很多正能量,一定要体认到它的重要性,新闻交流是维系两岸交流的重要“触媒”。

  从采访核准,到专题采访,再到驻点采访,黄肇松认为,当前两岸关系虽有困难,但新闻交流不能后退,要以30年成果为基,续推向前。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驻点采访升级为常驻采访,这样新闻累积、了解、互动才会更深入;二是提高采访的层级、格局,高层次的访问能进一步展现对两岸新闻及社会交流的尊重;三是采访不要局限在北京、上海、台北等大城市,还有很多为两岸人民所感兴趣、对两岸人民都有益的题材,值得挖掘、采访。

  “我们报社记者去贵州采访大数据建设,一下就改变了我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印象。”拥有40多年专业经验的黄肇松,随时都能举证对两岸新闻交流的思考。

  他转述一位大陆企业家的台湾初体验:“台湾与中国其他地方很相似,且中华文化底蕴更浓厚。如果是这样,我们对台湾还有什么不放心,台湾对大陆又有什么恐惧的呢?”黄肇松认为,真正认知、传递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影响,是长期的。

  如今常在大学给两岸学生授课的黄肇松,对未来两岸媒体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两岸有最大公倍数的文化资讯,希望能有一个好机制,打造一个华文文化网络平台。”(完)

【编辑:孙静波】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