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大陆惠台政策赢民心 台当局“恐吓牌”失效

2019年05月14日 1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5月14日电 台湾《旺报》近日发表社评表示,大陆近年来不断释出各项对台优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年前往大陆创业、就业和求学。蔡英文当局则聚焦于两岸冲突,全力渲染大陆威胁,希望通过激发台湾民众的危机感,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目前,申领大陆居住证的台湾人数量不断增长,证明了蔡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

资料图为台湾吴先生展示刚领取的居住证。<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翟羽佳 摄
资料图为台湾吴先生展示刚领取的居住证。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日前针对台湾民众申请大陆居住证,提出将设计一套登记机制,台湾民众若不申报就将开罚。

  其实这已经不是陆委会第一次威胁,要对申领居住证的台湾民众祭出罚则,然而让蔡英文当局难堪的是,这种恐吓并没有吓到赴大陆的台湾民众,反而申领居住证的人数还在不断增长,陆委会自己就评估,目前约有10来万台湾人申领了居住证。

  陆委会对申领居住证的行为大动干戈,其实正是当下两岸关系的一个缩影,大陆方面不断采取措施争取台湾民心,而台湾方面却无法提出应对方案,只能如同鸵鸟一般,希望通过惩罚台湾人来拖延时间。

  可以看到,大陆近年来不断释出各项对台优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年前往大陆创业、就业和求学。因为现在台湾的政治环境已经变得对两岸交流愈发充满敌意,两岸协商谈判的机会愈来愈少,所以,大陆期待通过单方面的惠台政策,来展现争取台湾民心的诚意,并希望在大陆为两岸同胞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心灵契合,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的照顾台湾民众利益,大陆在制定惠台政策时,也十分注意听取台湾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而居住证政策的实施,正是台湾民意影响大陆决策的案例。

  还原这一政策出台的经过即可知道,随着大陆网络经济的跃进,在大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离不开移动支付和自助服务,但对台湾民众来说,因为旅行证件的问题,一般很难如同大陆当地居民一样,享受上述科技创新带来的生活便利。

  因此,相当多台湾民众在与大陆涉台系统座谈时,都不约而同提出这一问题,期待大陆能够协助解决。大陆政府对台湾民众的需求高度重视,才有了后续居住证的出台。

  换言之,居住证之所以出现,完全出自台湾民众的倡议,而非所谓大陆的“包藏祸心”。事实上,拥有大陆居住证之后,台湾民众并不会因此享有大陆户籍,更无法获得参政权,台湾民众在大陆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身份并没有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蔡英文当局却多次对大陆出台居住证的动机提出恶意指控,同时也要对申请居住证的台湾民众祭出惩罚措施,甚至不惜限制公民权利,这要不是完全不了解台湾民众在大陆的生活境况,就是感受到两岸比赛爱台湾的压力下,对自己能否继续赢得民心缺乏自信。

  过去民进党人习惯于操作“恐中仇中”情绪,认为只要激发台湾民众的恐惧感,就会为自己的执政与施政取得正当性。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日益临近,蔡当局更是聚焦于两岸冲突,全力渲染大陆威胁,希望通过激发台湾民众的危机感,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然而,现在的信息流通已经相当发达,曾经前往大陆的台湾民众也愈来愈多,台湾民众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自行判断两岸交流的利弊得失,蔡当局一味的渲染大陆威胁,与台湾民众的实际感受并不相符。

  正好相反,蔡英文当局在内务上的种种错误政策,才是引起台湾民众不满的真正原因,而蔡当局没有能力为台湾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也无法改善台湾社会的民生福利,却又不断阻挡两岸交流的推进,这已经引起台湾民众的反感。

  申领大陆居住证的台湾人数量不断增长,其实就证明了蔡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申领居住证的台湾民众已经看破了蔡当局的手脚,知道这种恐吓的背后充满了政治动机。

  而更大的危机则在于,台湾民众通过蔡英文当局的所作所为,充分见识到什么叫政治凌驾于民生,也愈发感受到蔡当局与人民的巨大鸿沟,因而对当局产生更大的心理距离。

【编辑:唐伟杰】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