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CBA被罚主裁曾多次受质疑 是圈内闻名问题裁判

2013年01月11日 16: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1月9日,青岛双星队场上球员放弃防守,等待比赛结束。

原本是一场普通的CBA常规赛,但却因为裁判最后关头的一次明显有利于主队八一的判罚而变得争议重重。青岛队在比赛中一度退赛,而球队高层更是大闹技术台。事件发生后,中国篮协罕见的雷厉风行,在昨天迅速作出了处罚。其中三位当值裁判一共被禁赛20场,青岛队被罚款10万元,麦蒂则被罚款一万元,停赛一场。此外,青岛队领队和八一主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本次事件由于卷入了麦蒂这样的大牌而广受关注,也很可能将成为改革CBA裁判职业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篮协迅速出手

事件的争议围绕着比赛最后一分多钟时八一的进攻超时。主场作战的八一在现场24秒计时器显示超时的情况下,由刘书楠命中三分。而当值裁判判罚得分有效,并未判罚八一24秒违例。青岛队领队姜世伟冲到技术台质问当值技术代表,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将“技术代表”标示牌狠狠地踢在了地上。青岛返回更衣室以罢赛的方式进行抗议,而宁波现场的球迷也少有地“倒戈”,一面往球场内投掷杂物一面高喊“黑哨”。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劝解,青岛队员最终回到赛场上,但只是象征性地站在替补席前,看着比赛结束。

篮协昨天针对这次事件火速做出回应,承认了八一队24秒进攻违例的事实,给予三位裁判员内部通报批评,对主裁判吴敏华给予停赛10轮的处罚,其余两名裁判分别给予停赛5轮的处罚,技术代表则被停赛5轮。

此外,青岛队领队姜世伟和外援麦蒂均被通报批评,分别遭到停赛5场和1场的处罚。而青岛队总共被核减联赛经费14万元。由于有观众丢杂物,宁波赛区八一队也受到了严重警告,以及核减俱乐部联赛经费2万元的处罚。

麦蒂微博吐槽

在当天的比赛之后,青岛队的队员十分气愤,纷纷在微博上宣泄情绪,而被转载最多的,无疑是麦蒂的吐槽。麦蒂说:“CBA裁判的工作需要做得更好,今晚比赛我们打得十分努力,但3只瞎眼的老鼠却毁掉了这场比赛。”麦蒂还表示:“如果CBA裁判还持续这样表现的话,我是不会重回CBA打球的!”

毫无疑问,麦蒂这样的大牌吐槽给篮协也带来了压力,这或许是篮协罕见火速做出处罚,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息事宁人的一大原因。篮协在处罚的声明中也有提到:“青岛队外籍球员麦蒂又在个人微博上评论、侮辱裁判员,经网络及媒体转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麦蒂个人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国篮球裁判员职业化的进程。篮协在下发CBA青岛罢赛风波罚单的同时,还同时发布了《关于试行篮球职业裁判员的调查问卷》。篮协似乎有意建立职业裁判员制度,以约束CBA裁判行为。

裁判早有争议

事实上,八一队宁波主场的“主场哨”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而当晚的裁判吴敏华更一直都是圈内闻名的“问题裁判”。在2011年2月16日,八一107∶104战胜北京的比赛中,时任主裁判的吴敏华出现了很多次“低级失误”,包括三次看八一队投篮不中之后,才响哨吹北京队犯规。忍无可忍的北京队主帅闵鹿蕾拉着主裁判吴敏华说:“你要说不让我赢,我不打了不就完了吗?”

除了八一的比赛,吴敏华在其他很多比赛的执法中也受到了质疑。

用制度让公正 重回赛场

■ 徐济成

经过一天研究,中国篮协对于八一队主场与青岛队比赛中出现的混乱结尾作出了处罚决定。

重罚之后,更想回到比赛结束前的1分20秒,怎样才能让这样根本不应该发生的裁判严重漏判不再发生?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漏洞,是主裁、第一副裁、第二副裁、计时员、技术代表至少5个人10只眼睛和10只耳朵共20个漏洞造成的恶果。被处罚的裁判集体只是被停赛,但是回到原单位可以继续领工资;而因为“业余性质”的裁判失职而失控的球员和俱乐部,不但要被停赛,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试想一下,如果当青岛队提出质疑,有制度可以对裁判这样的集体失职行为当场纠正,就不会有后面的踢牌、扔杂物、球迷倒戈、麦蒂“骂鼠”等违规行为出现。如今篮协处罚了这些“负有主要责任”的失职裁判,那么由此造成的比赛结果是否也应该宣布无效?如果不把这种失职的判罚造成的结果取消,那么公正就难以重新回到赛场。

数九寒天,谁家的暖气漏了都要先堵漏洞!如果不堵漏洞,只处罚捅漏暖气的维修工,暖气依旧会继续漏水。规则是人定的,规则更是为人定。规则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保证比赛公平和公正。我们期待中国篮协顺时而变,用制度让公正重回赛场。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晓峰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