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大球进校园能否药到病除? 美好蓝图需要落实

2014年12月30日 07: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以往记者就读的高中在南方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学校里有一片标准足球场,据说草皮是从德国进口的天然草。高二的时候年级里曾经举办了一次足球联赛,结果第一场比赛刚踢完,赛事就被叫停了,因为校长说:“请脚下留情,草色青青,你怎么忍心?”能够在这块球场上酣畅淋漓地踢一场球,成了三年高中生活未了的心愿,耿耿于怀至今。

  现在北京的孩子们很令人羡慕,在北京市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的背景下,他们可以撒欢儿踢球了。根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对外披露的初步意见,各中小学不仅要保证在校生的踢球时间,还要安排具备专业资质的老师,同时必须因地制宜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场地条件问题。

  二十多条意见勾勒出了一个看似璀璨的星图,3个校园足球培训中心、200所特色足球学校、1周1节课、1年1万场各级联赛、不少于10万人的足球人口,这些数字就是这幅星图中闪闪发光的亮点。

  不只是足球看上去很美,篮球和排球亦如此。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市首次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北京将逐步形成青少年三大球的普及推广体系和小学、初中、高中到高校以及市级专业队、职业运动队的培养输送体系,建立校园“1248”后备人才梯队工程。未来的中超联赛、CBA、排球联赛开场之前还将进行青少年垫场赛,以激励年轻运动员。

  北京市体育局青少处处长颜纳新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全市三大球项目布局学校达到了460所,校园“1248”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工程,即三大球每一个项目发展在全市至少拥有2所大学、4所中学、8所小学的重点示范校,形成横向强基础、纵向求质量、层层衔接、逐层拔高的“一条龙”人才培养衔接链条。

  同时,北京市还要推进区县“3+3+3”项目布局发展模式,即每个区县都要设置足球、篮球、排球3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按照小学、初中、高中3个年龄段成立男女各3支队伍,并举办国际青少年邀请赛、中小学足球日等多项三大球业余训练比赛活动。

  近几年,北京市的三大球在职业赛场表现颇为出色,相比之下,在校园内的普及发展便有些相形见绌。以足球为例,据原中国足协青少部主任冯剑明透露,在去年做的一次调查评估中,全国有6个城市校园足球开展较好,北京并不在其中。

  体育局和教委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得出了诸多结论,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意见与措施,列出了各项指标,似乎信心满满要找出症结标本兼治。这些都很好,问题是你发文、我发文、他发文,谁来最终具体落实?看似轰轰烈烈的计划不应该成为一场浮于表面的数字游戏,也不应该是以完成指标为目的的政治任务,更不应该沦为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的豪赌。不求立竿见影,只愿细水长流。

  记者高中时的校长那套爱护草坪的说辞也可能只是幌子,归根结底还是怕踢球耽误学习。学训矛盾的确无法回避,但是矛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非此即彼,二者之间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林书豪可以从哈佛毕业之后进入NBA,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文/本报记者 王子轩 刘艾林

  校园足球

  绘好蓝图 还需落实

  12月7日,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北京市有关校园足球的二十多项初步措施。虽然他强调这些措施还在修改和完善中,还没有完全敲定,但是其中不少内容已经足够形成亮点。

  在这些初步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足球项目有望在2016年被纳入中考体育考试的选择项目,在高中的体育会考中也存在进行足球项目测试的可能。一旦足球项目测试真被纳入初、高中的考试范畴,无疑是有利于足球运动在校园当中开展的。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即如何实施具体的教学工作。

  原中国足协青少部主任冯剑明曾经担任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已经65岁的他退休后在人大附中的三高俱乐部发挥余热,继续从事校园足球的开展工作。他直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关于校园足球的教材,校园中具备训练教学资质的老师和教练也极为缺乏。

  好消息是朝阳区校园足球课程读本初稿已经完成,并已报送专家评审会评审,一旦通过评审,有望成为北京市首部区级校园足球课程读本。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姜继为本月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朝阳区教委今年专门下发了《朝阳区‘阳光足球’推进工作方案》,在积极研发区级校园足球课程读本的同时,面向全区体育师资开展校园足球培训,今年已经完成培训180人次,预计3年内全区所有体育师资全部掌握足球教育技能。”

  北京市开展校园足球的预期是经过两到三年的发展,使得北京校园足球人口不少于10万人,同时完善市级、区级、校级、班级四级联赛体系,力争每年各级联赛场次不少于1万场。除此以外,类似的各项指标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景,想实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一落实解决。 文/本报记者 王子轩

  校园篮球

  具有传统方兴未艾

  相较于足球和排球项目,北京地区的校园篮球开展几乎是最普遍的。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如果这所学校的场馆、场地条件宽裕,那其中一定会有几座水泥地面的篮球场,甚至会有室内的地板篮球馆。如果这所学校只有一块场地,那它肯定会是一个竖着篮架的篮球场,而不会是足球场和排球场。这也是基于开展篮球运动的庞大群众基础以及场地条件所决定的,更是当年为何前任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在某种程度上把篮球定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依据。

  当然,不能光是以笼统的印象和观感来证明首都圈的校园篮球开展得不错,还需要一些数据来说话和支撑。校园篮球一直是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篮协等单位重点支持和扶植的项目,在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篮球传统校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不说从上世纪后半以来北京市就设立了众多的篮球传统校,单说从2003年以来的近十几年来,各个区县的篮球传统校也是越办越好,招生时报名踊跃。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市体育局查阅了一份相关资料,中心城区西城区的篮球传统校就有4中、35中、师大附中等6所,东城区更是达到了10所,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22中、25中等实力超强的篮球传统校,现在首钢队的偶像级控球后卫方硕就出自22中。其他区县还有篮球传统校9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密云2中,该校曾多次在北京市学校篮球联赛和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同级篮球比赛时取得过好成绩。此外,在职业教育学校中还有7所篮球传统学校。

  每年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都要举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而2014年度的赛事参赛队达到了97支男女篮,其中小学球队为27支。这还是具有一定训练水平、有实力、有组织的校园高级篮球赛事。至于其他诸如“3VS3”、“某某杯”的青少年篮球比赛,在北京地区开展得更是层出不穷。几天前在昌平体育馆,北青报记者更是感受到了每年一度的市民篮球赛的空前盛况,仅参加这个赛事的球队就达到了137支,2300人,其中两个青年组的队员就有很多是来自校园的高手。不仅参赛球队多,而且用观战的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的话说就是,“水平也很高,甚至超出了想象。”文/本报记者 刘艾林

  校园排球

  设想虽好但有硬伤

  排球是典型的室内项目,如果没有相应的场馆,很难得到持续的开展。尤其是在北方,冬季时间较长,很难在户外开展这一项目。就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所具备的体育设施来看,排球进校园有硬伤。

  前不久,北京市体育局组织专人对排球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三个,一是北京市中小学有室内场馆的数量很少(不足10个),并且专供排球训练的场馆就更少。其次,北京市中小学排球示范校、训练点太少,尤其是小学的点更少。参加排球比赛的学校不成规模,没有分年龄组的竞赛。再次,排球进校园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中学生排球比赛从未进行过电视转播。经费投入少,教练水平不高,没有专门的培训。

  根据这一现实,北京排球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要努力形成“普及层次、拔高层次、精品层次、分化层次”的金字塔形、层层衔接、辐射状开放式的良性循环培养体系,要走“教体结合”之路。

  以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为普及基础,力争在5年左右时间内,在小学布点15所排球示范校,中学布点10所排球示范校,高校布点10所(现已有6所)。要以排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主要支撑,如现有的景山中学(男排)、实验中学(男排)、101中学(女排)、北师大附中(女排)等,逐渐形成拔高和精品层次。

  但是,如何解决场馆的问题,北京排球人却是无能为力。因此,北京排球要想真正走进校园还需要很长时间。文/本报记者 李晖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