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媒:别只打史秀峰板子 不明显黑手等该不该罚?

2016年01月11日 14:4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WCBA广东女篮的外援叶琳娜·列芙琴科被打脸了,而且不是一下。第一下1月7日被上海队澳洲外援坎贝奇打的但1月9日两队再度交锋时,上海队的7号史秀峰也出手打了,她被直接罚出场外,而且很可能会收到篮协更为严厉的追加处罚。打人的一定不对。但挨打的就一定委屈吗?这事儿的根儿又在哪儿?

  坎贝奇先打!史秀峰又打了!

  广东主场对战上海第二节还剩6分多钟时,广东队持球进攻,叶琳娜在篮下与上海队15号争抢位置,当广东队将球吊给叶琳娜时,史秀峰过去协防。上海队15号抢在叶琳娜得球前,先用手将球捅了出去。在无球情况下,史秀峰给了叶琳娜右脸一下子。叶琳娜当时就蹲下了,在疼痛稍缓后,她起身要找史秀峰算账,但被队友和裁判拉住。

  在史秀峰打脸叶琳娜的前两天,两队首场交锋中,上海队外援坎贝奇也曾两次击中叶琳娜面门,一次是第二节还剩3分24秒时,坎贝奇争抢篮板球时,一巴掌拍在了叶琳娜脸上。另一次是第三节还剩3分17秒时,坎贝奇上篮,这次她的手肘砸在了叶琳娜左侧脸颊。叶琳娜受伤离场,左脸缝合7针。

  史秀峰打了叶琳娜后,发了一条微博称:当我们很多国内球员被“她”每场比赛频繁恶意附加的“小”动作负伤时,请问您们声讨的言论在哪里?有为咱们讨回公道否?您们应该会看球、能懂球,当我们国人受到攻击伤害时您们在哪里?我,为众姐妹还击了!您们的骂声、侮辱、恶评我都将抛诸脑后,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人品……凡事都是两面性!

  恶意犯规重罚!小打小闹罚吗?

  微博不久就被史秀峰删了,但意思传达得很清楚:叶琳娜打球“小动作多”不是一时半会儿了,史秀峰认为这次算是替国内其他受欺负的姐妹出了口恶气。

  叶琳娜打球小动作多不多?自己遭遇小动作时,又是不是大呼小叫或动辄倒地,希望通过给裁判施压来讨便宜?相信看过她打球的非广东队关系者,心里都有客观评价。所以单看史秀峰的那一巴掌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如果放到一场、两场和多场后,那还很难理解吗?于是问题就来了,直接冲人去的、明显的恶意犯规要重罚。那小的溜的、不明显的黑手等犯规该不该罚?在联赛里要不要得到处罚?

  是想罚啊?还是想保啊?

  这次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澳洲中锋坎贝奇,她在7日第二节的那一巴掌,绝对是为了打人泄愤去的,但当值裁判却只给了她一个犯规。篮协赛后对她给予停赛一场的追加处罚。篮协的处罚是依据赛季开始前WCBA颁布的白皮书有关“联赛纪律处罚规定修改”的第一条,即发生导致对方球员受伤的恶意伤人动作,无论裁判员是否判罚或虽未被判罚取消比赛资格犯规,都将被追加停赛至少1场。但导致叶琳娜脸部缝合的是第三节的那一肘,不是第二节的那一巴掌啊!那一肘是不是恶意,单从比赛视频上真看不出来。篮协把俩下儿搁一块儿说又算怎么回事?“白皮书”中“联赛纪律处罚规定修改”的第三条,显然更适合坎贝奇第二节的那一巴掌,即任何形式的暴力动作,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无论裁判员是否判罚,都将被追加停赛至少3场。那篮协为什么不用第三条,反而用了更轻的第一条?这是罚啊?还是保啊?

  拿捏尺度?不如严格执法!

  在一支球队一个赛季只允许注册一名外援的情况下,如果把外援罚掉或对违纪的外援施以重罚,那么对于一场比赛的胜负乃至一支球队一个赛季的命运走向,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裁判在判罚时总在拿捏尺度。这无形中会给外援形成一种错觉,就是动作大点儿,甚至带点儿恶意也没太大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赢球,一些球队和球员也会针对对方外援采取一些措施,以期获利。她们可能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规则允许的。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在如此氛围中循环下去,WCBA联赛的比赛水平如何能提高?最终受害的还是WCBA联赛本身,甚至是中国女篮。

  史秀峰的一巴掌,即便她认为再有“侠义”的成分,但规矩就是规矩,触犯了就要严肃处理。不过板子不能只打在她一个人身上,坎贝奇的处罚够吗?篮协如果有言在先却不能照章办事,那就无法倒逼俱乐部和球队通过加强管理去约束外援和球队,让所有人打球都更规矩些,把心思都用在打好球,打漂亮球上,同时必然埋下不满和埋怨。最后,就是对引发事端的另一只“巴掌”要有约束。在一事一球上,或许她们是受害者,但如果不能在寻常比赛执法中,通过严格判罚去树立好的风气,那么就算这次“板子”落下去了,以后还会有类似这次不断拍响的“巴掌”。

  本报记者李远飞 J131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