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事题材影片难发展 仅为"献礼"未满足观众需求

2012年08月01日 15:2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军事题材影片难发展仅为“献礼”未满足观众需求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暑期是看电影的热门日子,一部部电影,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是8月1日建军节这天,新上映的影片中似乎没有一部亮眼的国产军事影片隆重登上大银幕。

  电影能把暑期档、贺岁档变成最赚票房的“香饽饽”,也能把三八妇女节、情人节、中秋节等小节日成功变成电影的热门档。可是,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在银幕上似乎还是显得有些清淡,有些冷漠,什么时候电影也能把八一叫响,不淹没在暑期里,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响当当的,有着绿颜色的大银幕热门档!

  纵观中国电影十年发展,军事题材的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似乎并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改变和成绩。相对于大银幕上国产电影年产几百部的数量,相对于荧屏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走红热播,国产军事题材的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影响力上都呈现出相对弱化的趋势。据来自于国产电影市场的相关数据统计,2002年至2011年,中国共生产132部军事题材电影,平均年度产量为13.2部。2011年甚至达到创纪录的38部。数量上的明显增长,与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产量的大幅增长保持着同步。但是,尽管制作数量不断上升,能够在全国主流院线规模上映并取得100万以上票房的军事影片数量很少。统计十年数据,76%的军事电影在制作完成后,由于自身质量不高而缺乏竞争力,根本不能进入电影市场,只能在小范围放映。年度产量达到38部的2011年,能够规模上映的影片也只有6部,仅占当年军事影片的16%。

  专为献礼而拍?

  八一电影制片厂作为军事影片生产的主力,10年间共出品约30部军事电影,对于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他们有着积极的态度,有关负责人表态说,军事题材的电影,变化不仅是在数量上的提高,像《我的长征》、《八月一日》、《夜袭》3部影片就曾经成功销售给法国的影片公司。这是国产主流战争大片进入欧洲市场的尝试,也成为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在海外市场的一次成功突破。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进出口分公司负责人说,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及意识形态分歧等因素的制约,长久以来,主流影片进入西方市场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3部主流战争大片的成功交易显得格外珍贵。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负责人则指出,这次法方选择八一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进入欧洲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国产主流的电影制作水平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

  “献礼片”是中国银幕上的特殊产物,比如,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建军8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纪念之年,在献礼片的数量里,军事电影数量都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这些大的纪念日里,军事题材的数量上都有明显上升。和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电影人高军分析说,近年来,军事题材的电影在品质上的发展并不均衡,不少电影还停留在“翻着日历拍电影”的老皇历,没有跟上电影发展,观众需求的脚步。

  什么题材都要对得起观众

  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当年拿下了2亿多票房。与过去的战争题材影片相比,这部影片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将历史个人化,加重战争本身的元素,让双方士兵在冰天雪地里血肉横飞,因而看上去不再像是从前那种战无不胜的政治片,而是好莱坞式的战争片。《集结号》上映后,社会上议论纷纷,反响强烈,褒贬不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以及其他一些媒体给予了充分肯定,用“深刻的人文关怀、独特的艺术构思、现代的电影语言”等美誉加以形容,称赞它“宣扬了主旋律”,“开创了军事题材电影的先河”。而冯小刚的想法并不复杂,在《集结号》上映的时候,冯小刚曾经说,我们拍古装武侠,国外有人投钱,你拉明星大腕来,外国片商会要,海外版权就能收回部分投资。我跟老外说《集结号》,他们不理解,也不相信中国的战争片,你们能拍过好莱坞,能超过《拯救大兵瑞恩》?这是个很大的考验,没有明星,制作上不说超过人家好莱坞,至少在国内是要对得起观众的,拍什么电影都要对得起观众。高军说,军事题材的影片由于它的特殊性,必然逃不掉主旋律精神,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也一样,都是主旋律,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缺乏视角,战争题材的影片,无论是描写战争本身,还是战争下军人的生活状态,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都离不开主旋律精神,关键还是视角的切入,这一点军事题材的电影远不如电视剧的视角和影响力。

  市场在年轻观众里

  中国电影已开始明显呈现出年轻化、时尚化、消费化、娱乐化的特点,动作片、武侠片、爱情片、喜剧片、古装片逐渐成为电影生产的主流类型。军事题材影片面临进口大片和本土商业类型片的双重夹击,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军事题材影片还是“翻着日历拍电影”,在质量上不下工夫,那么,影响力、感召力,影片所要传达的主旋律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高军说,军事题材影片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票房压力,正在逐渐走向边缘化,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拯救军事题材的电影迫在眉睫。著名电影评论家饶曙光认为,军事题材影片不仅是天然的主流影片,更是天然的主流大片。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吸引观众的系数上是最高的。《拯救大兵瑞恩》、《壮志凌云》、《珍珠港》、《父辈的旗帜》等等,无一不是美国的主流大片、商业大片。而且,好莱坞所有一线的男明星大腕中几乎找不到没有塑造过军人形象的。而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前行的今天,如何将军事题材影片打造成市场意义上的主流大片?如何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下,寻找各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手段吸引更多的观众,无疑是个重大课题、重大难题。

  文图 记者 陈滨 J071

  新中国

  部分军事题材影片《南征北战》

  《东进序曲》

  《兵临城下》

  《渡江侦察记》

  《铁道游击队》

  《平原游击队》

  《独立大队》

  《回民支队》

  《侦察兵》

  《柳堡的故事》

  《上甘岭》

  《董存瑞》

  《战火中的青春》

  《英雄儿女》

  《关连长》

  《霓虹灯下的哨兵》

  《哥俩好》

  《地雷战》

  《大决战》

  《大进军》

  《济南战役》

  《挺进中原》

  《解放石家庄》

  《南昌起义》

  《四渡赤水》

  《血战台儿庄》

  《巍巍昆仑》

  《吉鸿昌》

  《从奴隶到将军》

  《佩剑将军》

  《小花》

  《归心似箭》

  《今夜星光灿烂》

  《默默的小理河》

  《高山下的花环》

  《一个和八个》

  《晚钟》

  《大阅兵》

  《炮兵少校》

  《紧急迫降》

  《高原如梦》

  《惊涛骇浪》

  《惊心动魄》

  《张思德》

  《冲出亚马逊》

  《太行山上》

  《我的长征》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