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辛夷坞:赵薇的理想主义像极"致青春"女主角

2013年04月27日 14:50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电影《致青春》不仅是赵薇执导的处女作,也是内地第一部被搬上大银幕的青春小说。电影原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80后女作家辛夷坞的代表作,小说连续7年霸占青春文学销量榜首,总销量突破300万册。在电影上映前夕,记者联系到了辛夷坞,她表示,与赵薇的合作“是一种缘分”,“我写这个故事时,就把女主角和赵薇联想到了一起,没想到后来她没成为主演,而是变成了导演。”

  赵薇的“理想主义”

  像极了女主角

  赵薇说,她拍的《致青春》是“内地人的青春史”,相信能引起很多70后80初观众的共鸣。事实上,赵薇可能还低估了它的影响力,读过青春小说的人,都不会错过辛夷坞笔下的这个故事。“青春是什么?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而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辛夷坞说,许多年前,她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悟。“那时我常常跟着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热血沸腾,但是梦里又觉得自己已经把青春丢得远远的了,每个清晨都是惶恐的。”

  新报:听说《致青春》的影视改编权是你很早就卖出的,当时并不知道会由哪个团队打造是吗?

  辛夷坞: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早在2008年就已经签了,当时不在赵薇手上。后来赵薇的好友看过这本书,推荐给了她。我很高兴遇到赵薇和她的团队,她是真正懂得这个故事的人。

  新报:听说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你曾经把赵薇想象成笔下的女主角,是真的吗?

  辛夷坞:我在写《致青春》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想到过赵薇。但当时我与赵薇并不相识,说到书中女主角郑微和赵薇的相似,但也只限于一个普通观众对她的想象。因为郑微和赵薇的契合度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同样单纯、勇敢、重感情、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不顾一切往前冲的特质。实际上在我真正接触到赵薇本人的时候,她已不再像我书中的人物那样,是个青涩懵懂、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而是一个成名多年,充满人格魅力的大明星。

  新报:拍摄过程中你有参与意见吗?感觉电影的呈现跟自己所要表达的故事是否一致?

  辛夷坞:说来也巧,电影的拍摄正好赶上了我第一次做妈妈的过程,所以原有的探班计划不得不搁浅了,虽然我没有直接深度参与电影的制作,但我跟赵导有很多次电话和私信的沟通,关于剧本、人物和拍摄风格等等。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全片,听经纪人说很棒!我也相信它会很棒,一定会去电影院看。

  编剧的改编备受争议 不过我很喜欢

  从《步步惊心》到《甄嬛传》再到《致青春》,近几年大火的影视剧很多都依托于品质优良的畅销小说,而像《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这样,既当作者又做编剧,对于作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据了解,包括新作《蚀心者》在内的所有作品,辛夷坞都已找到了影视剧改编的合作方,但都类似于《致青春》,她本人只参与意见,而不从事编剧工作。各地签售,忙着写作,又新升级为一个年幼儿子的母亲,辛夷坞真的很忙,所以她更愿意把时间留给自己擅长的事情。

  新报:在你看来,作家和编剧的差别在哪里?

  辛夷坞:怎么说呢,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小说和编剧毕竟是两码事,前者是用来读的,后者则是为银幕上的视觉效果服务的。对于影视改编,我更愿意把它交给真正的专业人士,比如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编剧李樯老师。

  新报:作为一个作家,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把作品交给别人改编,应该会有很多担心,比如不能够与原著相契合。

  辛夷坞:当一部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会有太多来自于各方面的声音,对于小说的原作者来说,我能决定的东西相当有限。说一点儿都不担心那是假的,就好比一个母亲,即使知道自己的女儿觅得良人,在她出阁之后,也难免牵肠挂肚。电影确实在小说的基础上有了不小的改动,但我认为这些改动里也不失精彩的部分,比如说强烈的年代感设置,就让更多的那一代人有了重新身临其境的感觉。

  新报:最初拿到《致青春》改编的剧本,是一种什么心情?

  辛夷坞:李樯的剧本说实话当时很多人反对,但至少我是喜欢的。我觉得电影展现了很多人物小说以外更多的命运,它让《青春》变得更有脊梁,也更有力量。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明白电影是对小说的一种再创作,这是最起码的,从文字到影像,不可能是生硬地照搬。改编可以改动部分情节,甚至可以适当增减人物,但不要改变我这个故事试图表达的人生观和情感内涵。如果说我对剧本创作有什么要求的话,也就只有这一点。

  新报:其余的几部作品什么时候可以在电影院见到?

  辛夷坞:其实我现在已经面世的所有作品的影视版权都已经售出了,不过最先和大家见面的应该还是《致青春》吧。电影是对小说的一种再创作。我只能说它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演职团队来创作的,也是我非常信任的,相信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可以想象的人生很可怕 笔下有我的生活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的这首诗叫做《辛夷坞》,也是辛夷坞笔名的来源。

  辛夷坞是广西南宁人,专职写作前她供职于一家电力单位,在不太嘈杂的城市中享受着悠闲稳定的生活。但也正是因为“闲”,她才开始有了想要写作的想法。“2006年我有一段特别空闲的时间,一个星期六中午,我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床上看小说,忽然想,要不我也试着写点儿什么吧。到黄昏的时候就已经写了近两万字,那就是我在网上连载的第一部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开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一名专职写手。

  “暖伤青春”是辛夷坞的独创风格,她的每部小说之间人物关系交错,这本书中的配角,总会在另一部小说里成为主角,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致青春》只是其中一环。

  新报:其实现在也有很多知名网络作家还在坚持兼职写作,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辞职呢?

  辛夷坞:其实,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我在原来的单位做了很多年的文秘工作,这份工作已经让我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再做下去也许就是虚耗时间,我甚至能想象到30年之后的生活,那种可以想象的人生我觉得很可怕。所以,还是趁着年轻的时候改变一下,要不然再等几年,生活更稳定了,可能我就没有那个勇气了。真正做决定的时候很快,我和先生去杭州玩,第二天要回去上班,但当时我就是不想回去。我先生说,那就把工作辞掉吧。第二天回去我就把工作辞了。

  新报:那在此之前,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书和作者有哪些?

  辛夷坞:说起来我在阅读方面是不折不扣的杂食动物,没有特别喜好的风格,什么都看,来者不拒,东野圭吾、史蒂芬·金之类的,张爱玲也很喜欢,大学时还迷恋过张小娴、蓝莲花。

  新报: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笔下的故事里有没有自己和自己生活的影子?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虽然不是我的处女作,但也算是最早期的作品之一,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和细节都与我自己的生活相关。我不能确切地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小说里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少,但是小说女主角的成长经历、大学时代的生活,包括她步入社会,初入职场时所面临的一些困惑都有我生活中的影子。小说里部分主角的性格和经历也都取材自我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当然,在这里我还是得说,小说毕竟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新报:你的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彼此有关联,故事层层叠叠地交织着,你怎样驾驭如此纷繁复杂的关系?

  辛夷坞:首先,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的串联让我觉得自己笔下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小世界,这种感觉很奇妙;其次,也有对自己书中人物的不舍。但这个世界并非理想国,它和真实的世界一模一样,有美好、有丑恶、有矛盾、有释然、并且遵循这个世界所有的法则。它和真实的世界唯一的不同在于里面的人,我塑造了他们,他们有血有肉地存在于那个小空间之中。

  新报:现在的写作和生活状态是什么?做了妈妈之后写作有没有受到影响?风格会不会改变?

  辛夷坞:对于每一个女人而言,当妈妈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角色转变,说彻底颠覆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都毫不过分。目前为止我生活的重心都必须放在那个精力充沛而且时刻需要关注的小家伙身上,写作计划只得暂时往后顺延,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放弃写作,那同样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到现在我还在摸索让孩子和写作两者“和平共处”的最佳模式,按正常进度来说,近期会有《晨昏》的单行本问世。年末应该会有一部新书和大家见面,叫《应许之日》。新报记者 王虹

【编辑:刘欢】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