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金鸡奖“双黄蛋”宜少不宜多

2013年09月30日 14:03 来源:南昌日报 参与互动(0)

  “双黄蛋”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今年的金鸡奖也不例外,包括最佳男主角、评委会特别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戏曲奖,终身成就奖在内,一共产下了5枚双黄蛋,可谓是了无新意。

  从1981年第1届金鸡奖开始,就出现了最佳影片并列,“下双黄蛋”就成了一种传统习惯,从最早的推测会不会下“双黄蛋”,到如今的到底哪些奖项会有“双黄蛋”;从最早的1个“双黄蛋”到如今的5个“双黄蛋”,作为中国电影的专家奖,“双黄蛋”之诟病伴随着金鸡奖一路走来。

  中国电影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市场上,确实是在走向繁荣,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而公众对电影评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和以观众选择为主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不同,金鸡奖体现的是专家评审团的审美和意志。金鸡奖设立不仅仅是为了奖励和表彰,更重要的是以此提升电影艺术的整体水平。专业性和公正性必须成为前提,一个成熟而富于公信力的电影评奖活动,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而不能摇摆不定。然而在市场与艺术的双重标准下,评委会在做到保证艺术性的同时,又要照顾到商业电影,只好利用“双黄蛋”的规则在艺术和市场两个方向上做平衡。

  所谓“双黄蛋”,意味着平局,而奖项的名称又为“最佳”,最佳就意味着唯一。即使有出现两部作品或者两位影人不相伯仲,难分高下的时候,评委会的责任就是作出取舍,而不是“下和棋”,降低了“最佳”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即使有特例的情况,不得不作出并列的妥协,至少不能以“双黄蛋”为荣,更不能频繁地下“双黄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今后应少下“双黄蛋”,这样电影评奖才能成为风向标,才能树立起权威和特色。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