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后老调新唱 美国乡村音乐注入重庆秀山花灯

2013年11月08日 2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11月8日电 (张佳雯)“黄杨扁担闪悠悠嘛,挑挑白米下柳州哇,人人都说柳州的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哇……”秀山花灯名曲《黄杨扁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传唱。8日,记者走进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领略这古老民俗的现代表现。

  秀山花灯是一种歌舞艺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秀山素有“中国花灯歌舞之乡”之称,其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融入秀山土家族、苗族歌舞表演技巧,发展成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从事花灯戏表演的王世金开始创作花灯戏曲,同时系统整理秀山花灯文史资料。他遍访全县将散落在民间的花灯剧目、历史一一收集,并编写成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作为秀山花灯的传承人,现年72岁的王世金坦言,现在的年轻人给花灯增添了不少新元素,旧的东西走了,新的民俗必然会受到影响。

  王世金曾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担心花灯这项艺术的传承会断代。但从去年开始,在外打工的部分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到花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传统技艺中来,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我的外孙和孙媳妇从大学毕业,他们是学音乐和舞蹈的,现在二人都是秀山花灯的表演者,我相信,在年轻人的带动下,老的传统会有新的改变。”

  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秀山花灯广场,见到了王世金老人的孙子赵勤,他告诉记者,现在花灯班里基本上是80后,大家都对这个古老民俗充满了热情,“我们要用我们的方式演绎古老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赵勤等年轻人将西方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到民族音乐,将美国乡村音乐的表现手法借鉴到花灯戏的表现形式中去,用他的话说就是用现代的符号讲述古老的故事。

  面对80后的强势接班,王世金老人对秀山花灯的未来有着自己的看法,“舞台很现代,灯光很漂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但也少了些许祈福精神,不过时代总是在发展的,古老的花灯也必须有时代的精神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当记者问到花灯现在面临的困境时,老人急忙摆摆手,“现在政府很支持,外出打工的部分年轻人也都回来传承老传统,没得什么困境。”

  秀山文广新局副局长吴加敏告诉记者,花灯在秀山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学校有“花灯操”、市民在广场跳“花灯舞”……对于秀山来说,花灯就是一种实体文化。

  或许正是受到这种花灯文化的影响,让古老的花灯艺术有了更多的时代精神,正如赵勤所说,“我要表达的花灯是人生,而不是乐器。”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