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宋丹丹与编剧骂战升级 “中国式造剧”矛盾多(图)

2014年03月18日 08:57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0)
宋丹丹与编剧骂战升级“中国式造剧”矛盾多(图)

  短短的一个周末,电视剧《美丽的契约》两大主创宋丹丹与编剧宋方金之间的骂战却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季”。导演余淳及制作人于正也先后加入新一季的出场名单,持续在天平的两端加码。和很多读者一样,新快报记者这两天也曾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辞锋中摸不着头绪,一会觉得演员有理,下一刻又觉得编剧有理,始终找不准切入这个话题所需要的态度。如今既然各方面的说法基本已经浮出水面,那我们大可以将整个过程梳理一番,看看这件事到底反映了哪些“中国式造剧”的阴暗面。

  剧本还没有就先开机拍戏,矛盾来了

  宋丹丹和宋方金之间怨念都很大。宋丹丹抱怨的是,宋方金明明知道是她主演,却没有为她量身打造剧情,“戏由我主演,是早就定了的,请他来修改和丰富剧本怎么能不考虑是由我来主演的这个事实呢?”这里面有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美丽的契约》的制作方原本是请了一位年轻的编剧来写这部剧的剧本,但是剧本出来之后各方面均不太满意,按照导演余淳的说法,“开机日期临近,制片方就请来了宋方金,对剧本进行修改和二次加工”,宋方金的剧本和宋丹丹的心理预期就是在这个时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部戏,已经到了“开机日期临近”了,剧本还没有写好,因此宋丹丹在反击中曾表示:“开机时只交了少部分,一路拍一路等,导演快疯了都……”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场骂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次“中国式造剧”引发的闹剧。试问如果按照惯例,先有了完备、且各方满意的剧本,再来拍戏,这些问题还存在吗?宋方金在博文里曾提到和王志文、陈道明以及刘蓓等演员合作非常愉快,称王志文在电视剧《手机》中,对他的剧本只字未改,但他以他的表演修为对剧本做了巨大的提升。称陈道明热爱艺术,参与得深一些,但他修改剧情的方式是与编剧沟通,“他会试图说服我,我也会试图说服他”。问题是这边剧组火烧眉毛就要开拍了,相信宋丹丹即便想与其坐而论道,恐怕也没有这个时间。

  ●记者点评

  边拍边播方式惹祸,急功近利害人

  就记者了解,国内影视剧的操作流程基本都很混乱。加上受如今国外边拍边播方式的影响,有些制片方手里仅仅只有一个故事大纲,就先去相关部门把“立项”给办了,并敲定开机时间,然后再找演员、请人写剧本,在流程上完全忽略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在制片方的眼里,一部剧首先要有好演员,然后才是好故事。故事可以赶时间赶出来,好演员的档期却是雷打不动的在那里。《美丽的契约》很明显就是这种制作流程。

  产业链缺乏互相尊重,都觉得自己最重要

  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国外很多人拍戏,往往只是个故事梗概或大纲就拍了。而国内却是演员演台词,导演在导剧本,她强调故事不是编剧坐在屋子里就可以一个人讲好的。对此,宋方金的回应是:“她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应该尽量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而不是让人物来适应她。后来我想,这可能就是目前中国演员最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演员,已经丧失了塑造人物的能力,他们只想借助人物展现自己身上最有魅力的那一部分。演员已经不是在演人物,而是在演自己的瞬间,借助这些瞬间,塑造自己。现在的演员,都觉得自己大于人物。宋丹丹老师连自己生活中的‘你干吗呀你’、‘神经病吧你’、‘真够逗的’等口头禅一并带给了角色,而且带给了她饰演的几乎所有角色。”

  从上面这段交锋可以感受到,演员和编剧,这两个影视产业链上的环节其实对彼此的工作都充满了不信任和不尊重。演员觉得编剧就应该为自己服务,编剧觉得演员应该和笔下的人物一样顺从自己的安排,都想成为主导,也都有道理,但两种观点的出发点,都是自私的。

  ●记者点评

  互相抱怨着,甚至敌视着,这是贵圈的现状

  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有业内人士总结说:“编剧的经典抱怨:给我钱少,改我剧本,署名不对,不尊重我;导演的经典抱怨:演员事儿逼,宣传太烂,电视台动了剪刀,观众欣赏水平太差;演员的经典抱怨:剧本太烂、宣传太烂、档期太烂、可惜我了;片方的经典抱怨:导演贵!演员贵!编剧贵!电视台不靠谱!观众口味太差!”这就是这条影视制造产业链上的现状,大家互相依存又互相歧视,抱怨着,甚至敌视着。

  缺乏专业的评价体系,编剧界抱团喊冤

  在这场骂战当中,宋丹丹和导演余淳口风一致,直指宋方金的剧本质量差、不过关,余淳甚至通过接受采访隔空喊话,要求宋方金公布剧本,让公众来评价。而宋方金并没有正面接招,先是反讽“这个逻辑对编剧来说有点别扭,因为这个逻辑隐藏着一个潜逻辑:演员改了剧本,说明剧本烂。照此逻辑:一个人被抽一耳光,说明他该打。这个逻辑不好玩儿。气人。由此牵扯出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好剧本;二、剧本的好由谁评判。”

  随后,“编剧帮”200多位编剧集体吐槽嘲讽宋丹丹。编剧们畅快淋漓地发挥出了高文字水准,对宋丹丹“演戏不是拍剧本”说冷嘲热讽。宋方金的博文更长达5000字:“哲学层面是由剧作家负责的,演员的责任是在表象中渗透心象。所以,演员在表演一个文本的时候,他需要而且必须考虑文本的潜文本。当他觉得一个剧本让他吃力、别扭的时候,往往是两种情况:一,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剧本;二,也有可能是这个剧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这种解释怎么理解呢?有业内人士指出,剧本并不等同于小说,编剧不会用华丽的词藻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情,如果是让一个外行来看剧本,恐怕没几个人能真看得下去。因此,才有了宋方金的这番应对。

  ●记者点评

  编剧界与其抱团开骂,不如干点更实际的事

  在这条产业链当中,编剧无疑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工作质量在没有呈现在荧幕上之前,几乎处于一种任人宰割的状态,演员和导演说你的剧本好就是好,说你的剧本烂,那你就是烂。宋方金即便真的晒出原始剧本,面对并不专业的公众目光,也不见得就能拨乱反正。因此编剧界与其抱团与“霸道演员”开骂,还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剧本评价体系,并嵌入产业链中去,彻底改变目前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编辑:张曦】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