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商业电影洪流造就了不思考的观众

2014年04月11日 13:54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4月9日,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年度表彰大会上,国内众名导组成的评委会做了一个惊人之举,本届年度影片和年度导演奖双双空缺,而且是首次。“空缺”使得其他获奖影片和个人瞬间黯然失色,所有的人都在纠结:“为什么会出现空缺呢?”

  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217.6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1%。其中,国产片票房为127.67亿元,年产量638部,有32部票房过亿元。数字一片大好,却让导演协会的9位终审评委选不出年度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

  空缺即是态度,冯小刚等9位终审评委解释:“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虽然在好莱坞的压迫下,国产电影创造了繁荣,但他们认为“中国电影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性却出现了整体下降。十多年前,很多电影导演为了挽救中国电影,毅然放弃自己的电影理想投入商业洪流。十多年后,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此刻,该是我们重拾电影人的理想、重塑电影人文精神、回归电影艺术本体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将愧对这个时代”。

  如此言之凿凿的话语,让人们看到“挽回电影的尊严,重拾导演的良知”的决心,但大家在为导演们的态度叫好时,殊不知国产电影已悄然转向“制片人中心制”了。

  国产电影票房和口碑产生严重倒挂并不是近一两年的事儿,几乎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高票房低口碑”就成为国产电影的注脚。原来在这些大咖导演看来,十多年前,国内导演纷纷拍商业片的初衷是为了挽救中国电影,电影理想也是迫不得已才放下的,如今钱赚够了,要回归电影本体,这番话是否有“得了便宜还卖乖”之嫌姑且不论,在商业电影高速发展的国内市场,导演在一部电影中的分量还剩多少?

  如今,国产电影越发如好莱坞一样成为产品。一部电影立项之初,制片人一旦把监制、编剧、主演敲定,导演便成了一个工种,名气、威望已不再如以往重要,君不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人导演出现在大片片头。在电影宣传中,制片人也立于台前,大谈电影产业,华谊、博纳、光线、星美、乐视等BOSS对电影的侃侃而谈也屡见报端,他们正在接过导演手中的权力棒,从而行使对一部电影的执行力和影响力。

  除却产业的转型,如今大牌导演的创作步伐也在逐渐放缓,也许他们正在努力为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一丝理想,不是每个导演都像姜文一样有足够能力在剧组中建立“集权制”,“为老板着想”是以往香港导演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越来越多的内地导演正在努力践行这句话,一旦某个影片没有达到预期票房,就马上再拍一部还上人情债。想太多,唯独忘了电影理想,成为多少导演的心头伤?

  其实也不用太苛求导演们,在一个商业性需求极大的电影市场里,如壮士断腕般表出重拾电影理想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赞一下,但以后会如何反映在市场上?难道会出现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细分,但过于执著也忤逆了电影之本意,好的电影本来就不分商业和文艺,决心好表,路怎么走?细思恐极。对于观众来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有很多电影可以看,对于导演来讲,这是一个最糟的时代,因为十多年的商业电影洪流造就了大批不想思考人文关怀、电影理想的观众。(王不动)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