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影海报频刷“明星脸” 评论:退出海报界吧

2014年05月30日 09:39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3D东方惊悚悬疑电影《京城81号》曝光了吴镇宇、林心如的“灰飞烟灭”版海报,两大主角一半人脸一半“鬼脸”的出场方式瞬间抓住了观众眼球。要知道,这样大胆的设计,相比明星扎堆在海报亮相而言,着实是种创新。其实,关于电影海报的话题,很多影迷吐过槽,因为大部分华语电影的海报质量低劣、山寨痕迹重,除了展现影片邀请了众多明星大腕之外,丝毫彰显不出来影片的主题和内涵。小伙伴们,老被电影人这么玩,你受得了吗?

  海报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第二名片”,究竟是喜剧片、文艺片,还是爱情片、惊悚片,都能通过海报一眼读出。同时,海报的水平也会影响观众兴趣值。要说国产片最爱用的就是“明星大头照”拼海报,卖的不是电影而是明星,就如《建国大业》的主海报,放了几十张明星面孔上去,将海报做成了明星写真集。其中“大头照”运用最广泛的是国产喜剧片、爱情片,“一男一女”或者“N男N女”的集合……在我的印象中,不少爱情片都是这种模式,林志玲身边的黄渤,李冰冰身边的孙红雷、段奕宏,能让人一目了然地明白,这片子要不是屌丝逆袭,要不就是美女配“野兽”。亲,你明白吗,这种靠“刷脸”来亲近观众的行为,有点落后了噢。

  除了刷“明星脸”之外,国产海报还流行刮“中国风”,《一步之遥》中,浓浓的“中国红”,《黄金时代》中,汤唯的民国范儿,包括《京城81号》也打造了一款凤冠霞帔的林心如在民国大宅中的景象……这显然成为“明星脸”之后的趋势,略为高级了一点,但是终究能打动观众吗?

  在你印象中,记忆深刻的国外电影的海报有什么?《剪刀手爱德华》应该值得推荐一下,当时这部电影出版了好多款海报,有的是版画,有的是卡通,有的则是唯美,而当爱德华用忧郁的眼神,伸着剪刀手拥抱女主角时,相信会戳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阿甘正传》,有一篇不像海报的海报,上面用卡通画画了西装、运动装、啤酒瓶、轮船、橄榄球等等,传达的信息也很简单——阿甘的一生;《2012》的海报,四分五裂的城市带给人的感受很直接,除了震撼就还是震撼,让人类的恐慌和忐忑达到了一种“极致”……记得之前我采访过一位电影制作人,他还是某电影“国师”的徒弟,用他的话说,国外的海报拍起来不次于拍一部电影,要有好的创意和主旨,然后要进专门的摄影棚,从布景到编排,完全是好莱坞的手法,可是对于中国海报制作而言,海报上的图片大多是演员在演戏时抓拍的,这样“简洁”的程序,怎能出精品?

  重新回炉一下,再说说“明星脸”。国产电影为何老是标榜明星?似乎很多影片都把影星当成了卖点,觉得这就是吸引影迷和粉丝的最好方法,而在这种循环之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恶习”,明星越请越多,影片动辄就是花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制作成本,实际这些费用有三分之二都付了明星的片酬,真正的制作费用只有三分之一。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打造出来好电影吗?这或许也是“明星脸”背后,隐藏的一个“秘密”,显露的一个事实。

  记得在《听风者》中,梁朝伟和周迅只是在海报中露出背影;陈可辛的《武侠》海报中,泼墨字体为主,甄子丹和金城武两位大咖只占了左右各一角落;《京城81号》中,吴镇宇、林心如再遭“忽视”,俩人的脸直接被“毁容”……这样的海报美学价值很高,但也透露出演员和导演的专业素养,能够为影片舍弃自身。

  电影是独立的艺术作品,附属于它的海报自然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多是“明星脸”海报,但是不少影片在国外上市时的海报还是可圈可点的,用概念来代替了明星,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知道在不同的市场找寻不同的定位。只是,别以为国人都是“白痴”,我们同样需要高质量、高内涵、高特色的海报,所以,恳请“明星脸”退出海报界吧。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