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访《节俭中国人》总导演:冲突制造共鸣与思考(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9月28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以下为采访节选:

  中新网:12位节俭达人中,有自由职业者、有学生、主持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这些行业的从业者?

  肖兴瑞:《节俭中国人》在众多报名选手以及网络、电视等平台当中共挑选出12名节俭达人,可谓是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其中涵盖各职业、各年龄段以及各收入水平,甚至是明星选手,从职业上说,他们有的是现代都市的家庭主妇,有的是农村来的村姑,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退休在家却总想着变废为宝的老大爷。年龄层次从70岁跨越到18岁,嘉宾层次尽量全面地展示各类人群的节俭理念以及不同行业、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节俭妙招,也尽可能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能够找到自身的映射点,从而让大众得到共鸣,这也是真人秀节目的真谛和魅力所在。

  中新网:前两期中都有很尖锐的矛盾出现,拍摄之前,对达人的性格事先调查过吗?这样的选择和分组安排是有意为之吗?

  肖兴瑞:其实任何一档真人秀节目在前一阶段都会状况百出,那是因为选手不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不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赛制,加上这又是一档竞技类节目,自然容易引发较强烈的情绪,就比如“富家女”洛妃儿在采购任务中花了60元,对于她来说已经算是节俭了,但是碰上同组的“极品抠门鬼”王真,60元就是巨款了,所以矛盾一下子引发出来,这些都是因为各自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以及节俭观念的不同造成的。这些矛盾既是一个新生家庭必经的磨合过程,也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节目看点。之前,我们导演组在选拔12名节俭达人的时候,对每一位选手都是进行一对一的真实“陪伴式”相处和了解,为什么说是“陪伴式”的呢?我们知道一个普通人,邀请他参加一个大型的电视节目录制,最真实地想法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特别是导演确定人选的时候,而这样恰恰损失掉了选手的真实个性,因此,我们的导演组和编剧组,采取的是一个导演陪伴一名选手渡过一周,一起吃、一起住,天天在一起东扯西拉,这样选手渐渐放下面具,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什么时候会生气,生气的状态是怎样的,选手真实的一面渐渐“暴露”出来,这样了解的选手可以说是更接近真实,我们也通过把这些从“东扯西拉”当中得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给每一位选手进行标签定位,他能和什么类型的人擦出怎么样的火花,谁能够HOLD住他,谁又能激怒他,他在节目中大概能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就有了大概的轮廓。因此说,节目中的矛盾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源于节目组的大量前期工作。

  中新网:基于以上问题,是否担心会有人中途退出?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

  肖兴瑞:作为一档真实的、偏纪实类真人秀节目来说,我们导演组并不惧怕突发状况,甚至可以让它成为节目的剧情。哪位选手情绪大爆发,哪位选手抱怨赛制,甚至哪位选手要退赛,这些正是告诉观众,《节俭中国人》不是在作秀,它是一场节俭大比拼,内容充实、真实且富于戏剧性。

  中新网:前两期节目中,争吵和矛盾的部分有很多,这样剪辑的目的是什么?

  肖兴瑞:前面两期都是第一周发生的事情,有很多选手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这就给所有选手都紧了一根弦,大家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都是很谨慎,不允许出错,这样的情绪自然要传达给观众,同时,我们是一场队战竞技,三个组在面临同样的任务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把矛盾点集中既能让观众感受到选手的紧张,又能体现选手的个性,我们很成功地通过前两期让观众记住了“抠门鬼”王真、“能赚会花”的洛妃儿,“睿智心细”的王羲、“强势辣妈”李婷婷等性格鲜活的选手。

  中新网: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让你们有了做这个节目的构想?

  肖兴瑞: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但浪费现象也很普遍。现在许多年轻人开始形成了环保节约的意识,人们渴望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杜绝浪费现象,可以说节约逐渐成为时代的理念。其实,这个节目的导演组年龄层次基本上在70、80年代这个阶段,这个群体在谈论节俭的时候既传承着上一辈的传统节俭观念,又感受着现代生活的前沿节俭潮流,从父辈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到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团购等新型节俭消费观念,我们感触很多。对于老一辈人来说,99元钱吃一顿大宴席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空调不开、洗衣机,科学还怎么发展,社会还怎么进步。让这些节俭观念去碰撞、去中和,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编辑:李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