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影视剧能否少点“似曾相识”

2014年12月17日 10:55 来源:南昌日报 参与互动(0)

  琼瑶起诉于正后,国内编剧界“又出大事儿了”,目前已有139位编剧公开发表声明支持琼瑶维权。此事件一方面说明了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影视创作“雷同”现状及其给影视业带来的隐患。

  近年国产影视剧“雷同”现象愈演愈烈,观众普遍都感受过影视剧的“似曾相识”。如今看影视作品,很多观众都能“当上”编剧和导演,看了前一句就知道后一句。都说无巧不成书,不过有些“书”却是巧合得令人瞠目结舌。但凡家庭剧,必然婆媳不和、偷户口本结婚、丈母娘嫌贫爱富;但凡偶像剧,摔跤必接吻、主角总失忆;但凡武侠剧,掉下山崖总有河流和好心人在等着,坏人必备迷烟管,缝衣服必扎手指、听到噩耗手上碗必碎……雷同的桥段数不胜数。“神巧合”一直是电视剧多年以来的一个“吐槽点”,观众只能忍受一次次“似曾相识”的桥段。

  大量重复的桥段,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剧本创作问题。致敬经典也好、借鉴抄袭也罢,影视剧如何才能不走别人走过的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如今影视行业产业化加快,大量热钱涌入,导致产量急速增加,剧本荒成为突出瓶颈。以《北平无战事》为例,剧中桥段完全原创,毫无雷同。但是有几个编剧愿意像刘和平一样7年磨一剑?多拉快跑的结局必然是让影视作品成为流水线的产品,离作品渐行渐远。期待编剧们静下心来,创作一些有生活感悟和时间积累的剧本,让创作回归美学动机而非市场需要,让观众更多地享受精彩的审美体验。徐 蕾

【编辑:李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